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这里的佛像雕刻始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历经东、西魏、隋,唐宋等朝代的装修,最终形成了今天的规模,他不仅是佛教文化的传播中心,更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审美的结晶。
龙门石窟研究院专家介绍,龙门石窟西山和东山分布着十余个泉眼,仅西山就有禹王池、锣鼓泉、珍珠泉等泉眼,尤其是禹王池,是游客进入景区看到的第一个景点,据说是唐宋时期人们为纪念大禹而建,池中清泉翻涌,绿草茵茵,水温一年四季都保持在25摄氏度左右。
龙门石窟研究院专家介绍,龙门石窟西山和东山分布着十余个泉眼,仅西山就有禹王池、锣鼓泉、珍珠泉等泉眼,尤其是禹王池,是游客进入景区看到的第一个景点,据说是唐宋时期人们为纪念大禹而建,池中清泉翻涌,绿草茵茵,水温一年四季都保持在25摄氏度左右。
中新社洛阳4月10日电 (记者 阚力)记者10日从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研究院获悉,龙门石窟擂鼓台区域洞窟修缮竣工,正式对外开放。龙门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其擂鼓台区域有89个窟龛,大多为唐武周时期开凿的洞窟,在中国唐代佛教石窟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