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家乡花鼓声◎ 孙东海家乡过年最热闹的节目,是龙灯花鼓。龙灯全国都有,暂且不表;打地花鼓(俗称花鼓子)却是家乡南县的“特产”,很值得说道说道。正月初一初二,人们都忙着走亲戚、拜年。若是初三过后打地花鼓的还没登门,家里老人们就会念叨了:“都过了初三了,打地花鼓的也该来了。
天门小戏 大地情深张才富天门剧团荆州花鼓戏《水乡情》郭智亚、温小蓓、吕继亮、胡想英、彭云娥演出 花鼓戏小戏,通常称为“二小”,即小旦、小丑,或“三小”,即小旦、小丑、小生戏。小戏就题材而言,大多集中于日常生产劳动、爱情婚姻和社会生活,也有取材于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
但秦先菊不一样,她在年近古稀的时候仍在努力完成一桩儿时的心愿。秦先菊1953年出生在灵动秀丽的清江边,从她记事起,每逢喜庆的日子,就会看到大人们载歌载舞,“脚踏之字拐,手似弱柳飘,腰儿前后扭,屁股两边翘”,男女大方对唱,气氛活跃而热烈,是人人都能参与的一场狂欢。
“这山望见那山高,望见乖姐捡柴烧。没得柴烧我给你捡,没得水吃我给你挑,莫把乖姐晒黑了。”“商南民歌是商南劳动人民心灵深处的声音,它深刻地反映了人们的生活与情感,经万人之口,通万人之心,是劳动人民思想、感情、意愿和理想的寄托,也是我们这个地方社会发展变迁的记录。”
为营造非遗保护浓厚氛围,我县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巴东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产生的历史渊源、地理位置、特色价值、发展过程、主要传承人进行解读,通过“非遗传承在巴东”栏目不断展现巴东文化魅力,以巴东精神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促进巴东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今天推出第三期《巴东堂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