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医或者学中医的人都知道,医生总会说一些表里的内容,这里面的表里指的是什么呢?表里的定义表里是辨别身体出现问题部位外内浅深的一对纲领。表与里是相对的概念,如躯壳与(身体)内部相对而言,躯壳为表,(身体)内部为里;经络与(身体)内部相对而言,经络属表,(身体)内部属里。
♣ 中医所认识的“证”前面已经提到中医使用中药治病的主要特点是“辨证论治”,开方用药的前提是要识别和确立“证”,并已涉及了一些证的名称,如表寒证,里热证之类。那么到底什么是“证”呢?它与中药方的作用有什么内在关系呢?
但系统论也不是元气论,只强调整体,不考虑微观原子论、还原论,系统论是整体论与还原论的辩证统一。这样的科学一旦创立起来,必然会提高、改造现在已经有的科学技术体系,当然这一步应该是彻底的,不仅是现象的概括,不仅要知其当然,而且要能讲出其所以然。
自宋以后,一直是历代医家争论的焦点,由此而形成的伤寒学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谓一人一伤寒。人体由六气到五行,到脏腑,又化出三阴三阳来,三阴三阳本质上反映的是六气,即肾、膀胱有寒,肝胆有风,脾胃有湿,肺、大肠有燥,心、小肠有热,心包、三焦有火,皆一一对应。
还有一位河北的朋友,平时并无腹胀问题,但在过年过节时,因当地习俗,家里大门敞开,遇到路过的街坊邻居亲朋好友都要泡茶招待,一天要喝上五六七八回,结果喝多了就腹胀,还伴有腰酸症状,让人疑惑:水不是很好消化吗?
伤寒论的理论,可以当做一本中医的诊断学来学,也可以当做病理学来学,也可以当做是药理学来学,作为一本简短的综合性书籍,解读的角度有很多很多,但是落实到临床处,就是处方和开药,所以从最浅显的角度上来讲,学会伤寒论的处方和开药,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了伤寒论,反过来讲,也正是理解了一部分伤寒论,所以才具有了遣方用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