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24岁女孩回村开收割机的视频在网上引发关注。7月23日,当事女孩姜晓娜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她在常州做了四五年的美甲师,父母在老家种了60亩的麦子。一到麦季抢收,村里人很难雇到收割机,有时赶不及收麦粒就落地了,收成也减少了。
●韩元佳当坐在写字楼格子间里、穿着体面、拿着1万多块月薪的小霞,得知刚刚为她上门的美甲师安雅每个月收入至少是她的3倍时,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第一感觉是想辞职,转行学美甲。然后便陷入羡慕与嫉妒中,劳动致富的年代来了啊,行行出状元。
央视网消息:每年小满节气过后,河南驻马店全市“三夏”机收也拉开帷幕。在驻马店从事小麦收割作业的农机手自称“关中麦客”,他们一年有七八个月在外地,因为要操作沉重的收割机跨区作业,做农机手的大都是男性,而且都是有一定经验的老农人。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滕一韬 实习生 黄泽文这两天,“下班后的年轻人开始搞第二事业”登上了社交平台热搜榜。从过去的蹦迪唱K到后来的养生推拿,现如今,做“副业”搞钱似乎成为了这届年轻人下了班后的又一进阶选择。
📢“可不可以割?”👌“等一会……”3米高的农机里,25岁的姜晓娜利落地拨着操纵杆,在麦浪里驰骋不停,远远看着,像是穿上了一身庞大的“机甲”。其实,这个已经做了三年农机手的姑娘,曾一度经营着美甲工作室。她是如何从美甲师成长为农机手的呢?
“可不可以割?”“等一会……”3米高的农机里,25岁的姜晓娜利落地拨着操纵杆,在麦浪里驰骋不停,远远看着,像是穿上了一身庞大的“机甲”。其实,这个已经做了三年农机手的姑娘,曾一度经营着美甲工作室。她是如何从美甲师成长为农机手的呢?
小梅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初中女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自己对学习也缺乏热情,最终她选择了离开学校打工。但小梅并没有放弃追求自己的梦想,她对美甲有着浓厚的兴趣。辍学后,小梅开始在一家美甲店做学徒,学习美甲技巧。她对色彩和设计有着天生的敏感,很快就掌握了美甲的基本技能。
阳光明媚的午后,饭点儿一过,食堂来来往往的学生已经很少了,然而,在黑龙江科技大学食堂一角,一名男生正动作熟练地帮一名女生打磨指甲,还要按照甲型制作甲片、涂上底油、试好颜色,再进行手绘、渐变、猫眼儿等不同美甲款式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