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年卢卡奇陷入这样的“自我拯救”难题并开始写作《小说理论》时,更年轻的犹太裔德国人瓦尔特·本雅明正在通过服用大量咖啡来蒙骗军医以逃避兵役。他们都在这一时期经历了身边人的自杀、信念的断裂、政治上的反思和求索。
本期“南都书单”重点向大家推荐一本意大利著名文学评论家弗朗哥·莫莱蒂的作品《布尔乔亚》,这是国内首次译介他的著作。它是一部简明的西方布尔乔亚兴衰史,借助文学作品来考察历史中的中产阶级,洞悉布尔乔亚逐渐流于衰弱的结构性矛盾。作者视野宏阔,要言不烦。
很多稍微上一点年级的人对“小布尔乔亚”和“布尔什维克”那是极其熟悉了。现在年轻人来形容小资有情调就喜欢用“小布尔乔亚”,对于他们来说很新鲜时髦,但对于她们父母,估计要笑掉大牙,之前谁要是被称为“小布尔乔亚”,是非常丢脸和被鄙视的。
1917年4月3日晚,一列来自芬兰的火车抵达俄罗斯圣彼得堡,这改变了历史。弗拉基米尔·列宁(Vladimir Lenin)在火车上,他此前被沙皇政府流放到瑞士,但德国人把他送回了俄罗斯,希望他能把两个月前沙皇被推翻而引发的民众骚乱转变成一场革命,推翻临时政府,让俄罗斯退出战争。
我们都知道,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推手,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总统这样评价列宁:列宁时代,将东乌克兰划入了乌克兰,这些地区历史上就是俄罗斯领土,当时因为这里工业发达,无产阶级的比例较大,而其他的乌克兰地区则主要为地主和农民,十月革命后,为了增加乌克兰的无产阶级比重,增加乌克兰的革命力量,列宁将东乌克兰划入乌克兰,以此来强化意识形态控制,但是列宁却忽略了地缘政治,结果造成了如今俄乌战争。
引子I:向巴黎进军公元1814年3月30日上午9时,一支年轻帅气的皇家青年卫队浩浩荡荡的开进了法国首都巴黎,这是保卫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部队,队伍的士兵都是万里挑一,清一色的俄国年轻贵族军官,而且个个都是身高体壮、英俊非凡。
俄国是一个庞大而多民族的国家,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纪,在19世纪中叶,俄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社会变革,在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统治下,俄国经济得到了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社会问题,如土地问题、工人的低工资和长时间劳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