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7月3日电 (记者 吴侃 门睿)“早年间,随着华侨先贤‘下南洋’谋生的脚步,舞狮文化来到马来西亚。随着时间的推移,舞狮文化逐渐本土化,成为广受各族裔欢迎的民俗。”马来西亚马六甲武术龙狮总会会长颜天禄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
中新社吉隆坡11月10日电 题:颜天禄:促进马中友好“步伐不会停止”中新社记者 陈悦“20多年前,我在父亲颜文龙带领下,开始接触马中交流活动,并亲身见证了中国的伟大飞跃。”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马来西亚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颜天禄说。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新华社吉隆坡10月7日电 专访:中国游客出境游促进马中民心相通——访马来西亚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颜天禄新华社记者汪艺 毛鹏飞马来西亚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马来西亚马六甲历史城区(鸡场街)工委会主席颜天禄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游客到访马来西亚,不
4月24日,厦门老字号协会组织与马来西亚马六甲州原副州长、马来西亚马六甲州对华特使、马来西亚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马六甲世遗鸡场街管委会主席、拿督威拉颜天禄先生座谈,讨论大中华区域老字号品牌发展合作事宜,厦门市餐饮协会应邀派员参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作为中国传统节日,春节跟随华侨华人的脚步走向世界各地。2022年步入尾声,海外华侨华人也开始紧锣密鼓筹备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等待中国新年的到来。近日,马六甲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鸡场街开始布置年景。
中新社北京9月17日电(记者 门睿 金旭)中秋佳节承载着“但愿人长久”的期盼,对远离故土的华侨华人而言更具特别意义。从在家中延续传统习俗到主动走向住在国社会,华侨华人的中秋节正以实际书写着当代的“千里共婵娟”。
2023年加拿大华侨华人春晚表演现场。受访者供图一名游客在泰国曼谷唐人街展示春节饰品。拉 亨摄(新华社发)在马来西亚马六甲州历史城区鸡场街,街道上空高高挂起大红灯笼。受访者供图演员在阿联酋迪拜世博城举行的“欢乐春节”大巡游上表演。
为迎接首个“非遗版春节”,马来西亚鸡场街正紧锣密鼓筹备“新装”。在当地商户的提议下,以“貔貅”为造型的户外巨型吉祥物亮相,代表祈福佑安,招财进宝。鸡场街取自于闽南语“街场街”。600多年前,郑和七下西洋,五次驻扎马六甲,等待季风变换,并在鸡场街一带设立官厂以储备物资。
中新社北京12月13日电 (记者 徐文欣)今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6周年,在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来临之际,多国华侨华人悼念遇难同胞。12月13日上午,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举行。
5月8-9日,第十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名侨团负责人围绕“融通中外 推动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题展开热烈研讨。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亲切会见了参会代表。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图为二〇二四年春节期间,肯尼亚民众在首届内罗毕中国春节庙会上留影。新华社记者 韩 旭摄近日,悉尼华星艺术团团员在户外彩排中国舞《珊瑚颂》。该舞蹈将亮相悉尼政府组织的二〇二五年春节嘉年华活动。
作为传统的海上祭祀民俗, “送王船”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随着闽南人下南洋,“送王船”的习俗传播到东南亚地区,在马来西亚马六甲发展尤其繁盛。1月11日,马六甲勇全殿举行“送王船”庆典活动,来自厦门、漳州、泉州的两百多名乡亲共襄盛举。
本报记者 严瑜图为二〇二四年春节期间,肯尼亚民众在首届内罗毕中国春节庙会上留影。新华社记者 韩旭摄近日,悉尼华星艺术团团员在户外彩排中国舞《珊瑚颂》。该舞蹈将亮相悉尼政府组织的二〇二五年春节嘉年华活动。
中新网吉隆坡11月25日电 (记者 陈悦)“相约马六甲”海外江苏文化嘉年华24日在马六甲郑和·朵云轩艺术馆举行开幕式。本次活动由中国江苏省海外联谊会主办,马六甲历史城区(鸡场街)工委会及郑和·朵云轩(马六甲)艺术馆联合承办。现场以熊猫等吉祥物灯进行亮灯仪式为本次活动掀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