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生性猜疑,容不得别人半点冒犯。有一次,吃饭的时候发现半根头发丝,当场就暴跳如雷,喊着要把做饭的人处决。这段典故在文献《前闻记》里有相关记载。内容中以光禄官的名义陈述故事主人公,之后随着故事的扩散和传播,坊间百姓偶尔在茶余饭后津津乐道。
二、初生鳞甲 (一) 元至正四年(1344)春,朱重八还不满十六周岁。放到现在,还不过是一个初三学生,正懵懵懂懂地处于好奇、甜蜜、惆怅、早恋甚至会离家出走的青春期之中。十六岁的他却已过早遭遇了命运的猛烈一击。
三、崭露头角 (一) 赵翼对朱元璋的评价被许多人认为十分准确:盖明祖一人,圣贤、豪杰、盗贼之性,实兼而有之者也。 我认为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朱元璋是一个流氓化了的农民。“农民”为体,“流氓”为用。骨子里,他永远是一个克勤克俭、谨小慎微的农民。
#精品长文创作季#“珠玉非宝,节约是宝”——《明太祖实录》我国著名的明清史专家孟森先生在他的《明史讲义》中曾说过,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两个朝代“得国最正”,一个是西汉,一个是明朝。所谓的“得国最正”,意思是开国最光明正大,最理直气壮。为什么这么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