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至2000年的两次车臣战争,被外界称为"20世纪末最血腥的城市战"。为何一场局部平叛战争会导致车臣领袖发出"再打要灭族"的绝望警告?这场战争如何让俄军从惨败走向胜利,却让车臣付出近20万人伤亡的代价?
作为连战斗民族都惧怕的民族,车臣的暴虐形象似乎深入人心,随着俄乌冲突不断升级,俄军的底牌也亮了出来——车臣主动请缨用行动浇灭泽连斯基的希望。车臣是王牌,却不是最终的底牌,因为普京手中还有一支力量足以让车臣仰望——哥萨克部队。
2024年3月底,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近郊发生恐怖袭击,造成超过百人死亡。目前,在俄罗斯境内有着22个共和国,但这里的共和国与传统意义上主权国家不同,尽管拥有自己的总统,宪法,国徽以及官方语言等,却不是独立的国家。
前言:车臣仿佛自带流量一般,在任何时期都能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和议论。而作为车臣人赖以生存的高加索地区,由于连接了东欧和亚洲,自古以来都是各个大国必争的要地,甚至于地缘政治之父麦金德都说:“能控制高加索和中亚就能控制全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普京本人时隔13年之后,再次踏上车臣的土地。普京的第一站是阿赫马特·卡德罗夫的墓地,阿赫马特是小卡德罗夫的父亲,也是前车臣总统,2004年,他在一次恐怖袭击中不幸丧生,普京缓步走向墓碑,手中捧着一束鲜花,当他将花束轻轻放在墓前时,现场的气氛变得格外凝重。
沙米尔.巴萨耶夫是车臣叛军最重要的头目之一,他先后制造了莫斯科剧院人质事件,别斯兰事件等多起大案,成为俄罗斯总统普京点名通缉的要犯。俄军多次清剿巴萨耶夫都让他逃过一劫,那么,巴萨耶夫为什么会在2006年被俄军击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