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3日电 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文件提到,持续推进高额彩礼、大操大办、散埋乱葬等突出问题综合治理。鼓励各地利用乡村综合性服务场所,为农民婚丧嫁娶等提供普惠性社会服务,降低农村人情负担。
来源:【华声在线】付彪近年来,一些地方的彩礼数额不断走高,加重了年轻人婚恋负担。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001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6.0%的受访者觉得彩礼在结婚过程中重要,是婚姻礼节不可或缺的。治理“高价彩礼”,60.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在一些农村地区,高额彩礼成了农民家庭的沉重负担,有的适龄青年就因为家里的经济条件有限,出不起高额的彩礼钱,没法结婚。还有的男女双方因为彩礼起了纠纷,闹上法庭的也大有人在。彩礼本来是一种婚俗,但是高额彩礼却成了婚嫁不可承受之重。
新华鲜报|向“天价彩礼”说“不”!最高法司法解释1日施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于2月1日正式施行,剑指“天价彩礼”问题,受到社会关注。彩礼,来源于我国古代婚姻习俗中的“六礼”,蕴含着两个家庭对“宜其室家”的美好愿望。
来源:【宁夏日报】“我们村的任有福,大女儿出嫁没要彩礼,还凑钱给买了房子。二女儿出嫁要了8.8万,返还了5万,实际收了3.8万元。小女儿今年7月出嫁,老任收了6.6万元,全部陪作嫁妆。”12月1日,金凤区良田镇金星村党支部书记杨亮介绍。
这下有福了,中央出台了,抵制高价彩礼。这下好了,中央出手了,还没结婚的呢,这下要恭喜你了。前几天在老家呢,听门口的老人在闲聊,说我们村呢,总共有4千多人,25岁以上的小青年没找到媳妇儿的有将近400个。
“婚礼应该充满喜庆和祝福,而不是恶俗和尴尬。我们要正确看待婚礼仪式。”几天来,“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主题宣传活动相继在昆明各区开展,文明办、团委、妇联等多部门倡议年轻人举办婚礼量力而行,尽量能免则免、能减则减,用旅游结婚、集体婚礼等方式彰显文明节俭的新风尚。
近年来,一些地方彩礼数额持续走高,呈现出重“财”轻“礼”现象。涉彩礼纠纷案件数量也呈上升趋势,甚至出现因彩礼返还问题引发的恶性刑事案件。正确处理此类纠纷,既要尊重传统习俗,又须明确禁止以彩礼为名索取财物。从法律层面看,我国民法典中明确“禁止包办、买卖婚姻”“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禁止以彩礼为名索取财物,并完善彩礼返还原则,对遏制高价彩礼蔓延趋势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多地彩礼数额持续走高,引发社会热议。作为我国传统习俗,彩礼蕴含着两个家庭对新人的美好祝愿。
视觉中国 图五一假期临近,又将迎来婚礼高峰期,“彩礼”又成为绕不开的话题。一方面,关于彩礼的吐槽、讨论仍然火热;另一方面,也有年轻人开始行动,纷纷“爆改”婚俗,比如取消繁文缛节,试图摆脱彩礼对婚姻的捆绑。婚丧嫁娶,人生大事,婚姻话题注定会得到社会长久的聚焦。
【新闻随笔】“五一”假期前后是新人举办婚礼的高峰期。近日,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天津市宁河区等地举办了各具特色的集体婚礼,倡导年轻人自觉抵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树立正确的婚恋观,争做文明新风的践行者、引领者、倡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