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费孝通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极其重视教育。然而,面对当时风雨飘摇的旧中国社会现状,接受先进思想的他毅然弃医从文,于1930年转入北平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师从著名社会学家吴文藻,开启了波澜壮阔的一生。
乡土中国每章概括:1、《乡土本色》。“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文字是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阻隔的产物,但在乡土社会中,“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的,《文字下乡》说的是传情达意的空间之隔,《再论文字下乡》则说的是时间之隔,包括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
2001年10月,费孝通在演讲中说:“我反复申说这四个字,包含着我个人对百年来社会学、人类学在认识世界方面诸多努力的一个总结,也隐含着我对人文重建工作基本精神的主张,更饱含着我对人文世界未来趋向的基本盼望和梦想。”
□陈威娜 (重庆大学)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剖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肌理,让我们得以窥探那片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上,深植的文化根脉与社会纹理。当今时代,传统的乡土社会不再,但无论是代际间微妙而深刻的观念更迭,还是传统礼仪与现代文明的融合,皆能从《乡土中国》中知解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