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 -在一系列补贴政策的激励、诱惑之下,许多车企在电动汽车产业的动机似乎并不那么单纯。补贴的本意是为了鼓励车企加快自主技术研发,但是,过分追求补贴而忽视产业本质的行为,则让补贴的效益南辕北辙。9月4日,2015成都车展拉开帷幕。
2023年9月,慕尼黑车展。今年为中国车企有史以来参展数量最多的一年,不只是比亚迪、小鹏汽车、零跑汽车、上汽MG、阿维塔和赛力斯等车企参展,还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和中创新航等零部件、软硬件供应商。(视觉中国/图)出海迅猛的中国电动汽车遭遇了“绊脚石”。
“最后几天,1.26万元国家补贴政策即将下线,速来锁定补贴。”即在指定日期前下单的车型,消费者可享受2022年国家新能源补贴,差额将由汽车企业承担,最高可享1万余元购车款减免,还可同时享受限时购车优惠政策。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本报记者 郑建卫 实习生 刘翼飞自今年9月份以来,河北省积极推动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活动。省商务厅数据显示,截至11月8日,全省累计置换电动自行车已突破20.8万辆,带动新车销售超过5.4亿元,使用补贴资金9500万元,占全国补贴使用总额的59%。
2022年12月31日,持续13年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以下简称“国补”)政策终止。补贴退场后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将如何继续发展?众多车企有哪些应对措施?新的消费支持政策怎样做好衔接?近日,本报记者对此作了采访。
很大一部分人提及新能源补贴政策时会说这是骗取国家补贴,利益进入了小部分人的口袋。比如光伏新能源补贴,之前由于成本高产出低的因素,国家前期补贴力度大,有些中间机构利用大都数人的无知和补贴政策去运作项目,倒卖项目赚钱,这只是资本间的市场交易,对国家没有造成补贴变化,国家是依照发电量来补贴具体项目,那怕你投资上亿,但没有并网发电,国家一毛钱不会补贴给你。
“正好想换电动车,没想到我的小破车能吃上补贴。”“我的旧电车终于可以有点用了”……上周,北京市启动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工作。符合政策者,最高可领到650元政府补贴,随即引发有意者的热切关注讨论。更早之前启动的北京地区家电以旧换新活动,也已持续了两个多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