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经历了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旧式水师失败以及中法战争中福建水师的覆灭,特别是蕞尔小国日本竟然也侵犯大清帝国, 深深刺痛了大清帝国朝野上下国民的心,普遍深感海防的重要,形成痛下决心对旧式水师革新,组建新型海军的共识。
丁汝昌,别名丁先达、丁禹廷,清末北洋海军提督,是抗击日本的民族英雄。甲午中日战争威海卫之战中,被炮火所伤,但仍坚持坐在舰内的过道中鼓励士气,“镇远”舰入港时触礁受伤,旅顺陷落后,丁汝昌又被革职,后被诬陷“通敌误国”,威海战败后,丁汝昌服鸦片 ,以谢国人,北洋海军至此全军覆没。
1894年,日本海军在丰岛袭击中国海军舰船,中日甲午战争正式爆发,在黄海海战中,广大爱国官兵作战英勇,作战素质高,军舰命中率高,但炮弹火炮数量不足且威力非常有限,即使这样北洋舰队虽受重创,但是和日本联合舰队的损失相比,半斤八两,而在北洋舰队主力尚存下,李鸿章为了保存实力,令北洋舰队躲进了威海卫的海军基地,闭门不出,将黄海的控制权拱手相让日本,使得北洋舰队成为瓮中之鳖,最终全军覆没,水师提督丁汝昌也自杀殉国。
一、启文1894年的9月17日,黄海波澜起伏,几朵硝烟在无情的风中随飘。甲午海战,一场中日两国的生死对决,就此展开。海面上,战舰如巨兽舞动,炮火交织成华丽的弦乐。北洋舰队的炮声回荡在天际,与日本联合舰队的浩荡攻势交相呼应。瞬息万变的战局中,勇士们奋力拼杀,鲜血染红了湛蓝的海水。
丁汝昌,清朝晚期北洋水师提督,是著名的爱国将领,早年曾参加太平军、镇压捻军、出兵朝鲜、抗击法国、对抗日本等战役,是一位才略武勇、敢于担当的军事家。他在甲午战争中指挥北洋水师与日军展开激烈的海战,虽然最终失败,但仍以其坚毅不屈、殉国不降的精神赢得了中外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