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留级”“跳级”制度的讨论引发热议。今年,教育部公布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其中第十四条规定“适度放开特殊教育学生学籍变动权限”,情况特殊的可以允许其降级就读。已经在义务教育阶段消失近20年的留级制度或将被重新启用。此次关于“留级制度”规定修改的背景是什么?
留级制度或将重新启用,这是教育的回归还是无奈之举?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每一项制度的调整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近日,有关留级制度或将重新启用的消息,再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难道,我们真的要走回头路,重拾那被遗忘的留级制度吗?事件的起因,源于当前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已经在义务教育阶段消失近20年的留级制度或将被重新启用。新学期到来之前,教育部公布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其中第14条规定,“适度放开特殊教育学生学籍变动权限”,情况特殊的可以允许其降级就读。
在新学期伊始之际,各地不断传来教育改革的新消息,其中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的出台犹如一石激起千里浪,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热议。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中第14条规定“适度放开特殊教育学生学籍变动权限”,情况持殊的可以允许其降级就读。
文/九派新闻评论员 文和刀2025年2月,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引发社会广泛讨论。其中,第十四条“适度放开特殊教育学生学籍变动权限”的条款,被视为义务教育阶段留级制度“隐形回归”的信号。有“留级”当然也会有“跳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