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杨女士回到家后,因为口渴,拿起家中的矿泉水瓶就喝,喝了两大口才发觉矿泉水瓶里装的竟然是洗衣液,她随后出现腹部疼痛、恶心等症状,被家人送到医院进行治疗。12日,文登区侯家镇的杨女士外出回家后,口干舌燥,看到桌子上有瓶“矿泉水”,她便拧开瓶盖,“咕咚咕咚”喝了两大口。
医生对患儿进行救治。(来源:青岛妇儿医院)信网7月29日讯 (首席记者 丛黎)1岁2个月的萌萌(化名)刚刚学会走路,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兴趣,抓到什么都喜欢放到嘴巴里“尝尝”。近日,正在忙碌家务的萌萌爸妈突然听到一阵剧烈哭声。原来,萌萌自己跑到厨房,喝了一口“厨房去污剂”。
误把洗洁剂当饮料喝 一岁幼童进了医院医生:出现此类情况要催吐、送医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刘琼 通讯员/罗玲 周艳姿) “怪我们没细心照看,害孩子遭了罪。”近日,在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提及儿子童童(化名)的遭遇,李女士满是懊悔。
8月2日中午12时04分,西安交警曲江大队接到群众求助,孩子误吞食洗衣液,急需送医救治,正在执勤的大雁塔中队民警于洋、辅警张彪,见情况危机,立即用警车开道,用时7分钟将群众送达西安交大一附院,并陪同挂号,直至孩子进入抢救室才悄然离去。
这是不是大多数人的洗衣常态——把脏衣服往洗衣机一扔,再倒入一些洗衣液,再等着洗衣机运转结束就行了。在这简单的过程中,洗衣液扮演了清洗衣物的重要角色。但你知道吗?不是所有的洗衣液都是安全的,一些含有“危险”成分的洗衣液,可能会增加患癌风险!这是怎么回事?
斌姐营养课堂每期一个短视频为大家提供科学轻松的喂养心得!第199期宝宝误食清洁剂该如何处理?宝宝误食清洁剂,还在盲目催吐,那你就大错特错了!盲目催吐可能会导致宝宝的口腔、食管受到二次伤害,还可能加重病情。今天就跟家长们分享一下宝宝误食各种清洁剂应该怎样正确处理。
以下文章来源于科普中国 ,作者科学边角料科普中国.公众科普,科学传播每次洗衣服内衣、裤子、外套、袜子......真的很想一起洗!但是又担心混洗会导致细菌交叉感染所以使用消毒液来增加一层保护那么,消毒液真的有必要吗?洗衣凝珠、洗衣液、洗衣粉有啥区别?内衣洗衣液有用吗?
洗涤剂类产品种类繁多,一般称为洗涤灵、洗洁精、餐具洗涤剂、蔬菜清洗剂等。产品按成分主要有两类,一类以烷基苯磺酸钠为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洗涤灵,另一类是以聚葡萄糖苷、葡糖酰胺、天然脂肪醇等为表面活性剂的天然植物油脂型洗洁剂。洗涤剂大多是低毒或微毒的化学物质,一般情况下对人体危害不大。
日常生活中,因意外事故,天灾地祸,食物中毒,煤气中毒、心脏病发等意外引发人身伤害时,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掌握基本的急救常识,很可能会为120争取到抢救时间,挽回一条生命。下面介绍误食家用清洁物的急救措施。
洗衣液是日常常用的洗涤剂,用来清洗衣物时,方便又好用,但它却可能暗藏危机。含有这两种成分的洗衣产品要少用!市面上个别洗涤产品中,可能含有甲基异噻唑啉酮和DMDM乙内酰脲,这两种化学物质常常被当作防腐剂来使用,但是它们也可能会分解形成无色无味的甲醛。
对于1岁4个月的宝宝小希(化名)来说从在家里活蹦乱跳到危在旦夕被送入重症监护室只经历了短短7个小时患儿接受连续血液净化治疗之前在家里,小希独自玩耍时突然倒地昏迷并身体抽搐,家人赶过来一看便惊得魂飞魄散:小希不知怎么竟把家里放置的蚊香液瓶子打开,喝了里面的蚊香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