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看自己的家谱时,往往反映先人来自某里、某都、某甲,哪么家谱中的里、都、甲是什么意思呢?“里都甲”作为历史遗留的地名产物,至今在民间仍有流传,特别是在西部的陕北地区,在办理丧事时,将家族的“里都甲”作为死者籍贯写存随葬的墓瓦上,哪么流传至今的“里都甲”究竟是怎么回事?
什么是“都甲户口”呢?这就要从古代的户籍管理谈起了。户籍管理发端于春秋战国,秦朝统一中国以后,将每五户人家编为一伍,每十户人家编为一什,伍有伍长,什有什长,要求邻里之间互相监督,发现形迹可疑者要及时上报。
府谷明清时期地方都甲建置考。府谷地方都甲建置,是从明初开始,一直延续至清中晚期。乾隆《府谷县志》卷之一里甲记载:“里甲,县编户四里,每里十甲,旧志原额六里,今裁汰丰衍、宁镇二里,止存四里。其裁汰之由无考。大堡里、太平里、合河里、辑和里。”
甲木在天为雷,在地为树木,在人身上为头发、指甲,等等。易占中有个术数用语“万物类象”,假如世上有一万类事物,甲木差不多代表了上千种物像,所以即使挖掘出来也记不了,完全没有必要去记甲木代表的所有物像,我们应该去了解甲木的精神实质。
“甲由申”这三个汉字把中国古人造字的智慧体现得淋漓尽致。三个字中都有一个“田”字,汉字“甲”里面的竖朝下,说的是植物生根;“由”的竖上面露头,表示植物发芽;“申”字,既生根又发芽,寓意着植物上下延伸的过程。
此中记录的家乡土话,主要是指三田一洞的方言,三田一洞:湖南省岳阳县,丘陵地区,岳阳县除却三田一洞皆属于小盆地,或者说平原地区,与湖北荆州,江夏一带环境无异,当然比不上江汉平原广袤,算是小盆地或者小平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