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韶韵俗停瑶瑟,鸾鹤飞低拂宝炉。这从腊月初八开始,每天就是各种各样的习俗禁忌,这不能碰那不能碰,这不能吃那不能吃,就连自己也都是夹着尾巴做人。前段时间好不容易盼到了正月十五,这没想到又说“不出正月全是年”,老祖宗们,还有活路吗?
导语:“最怕正月二十九晦日晴”,今日正月廿九是晦日,晴天有啥预兆?时间过得真快,今天是3月9日,对应农历正月二十九。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农历的最后一天称为“晦日”,阴历分大小月,因此大月三十日便是晦日,而小月二十九日便是晦日,晦日这天晚上完全看不到月亮。
导读:正月二十九“拗九节”,讲究“2吃3做2忌”,传承孝道,感恩父母。百善孝为先,咱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孝道的民族,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从古至今,上至帝王,下至黎民百姓,无不把孝道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
■李政“百节年为首,四季春为先。”从2025年开始,未来5年都将没有大年三十,背后隐藏着传统历法的奥秘。源于腊祭和蜡祭——“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广义上的春节特指以年终岁首为核心、围绕年度周期转换形成的“新年节日群”。
送晦日三不做,福禄自然来”,今天是正月廿九送晦日,送去晦气,福禄好运自然来。转眼间,2024甲辰龙年就过完了,民间认为出了正月才算正式把年过完,许多禁忌基本解除,如过了二月初二,有许多禁忌就会解除,如不给理发、不给洗床上用品、不给追债、不给借钱、不给乱丟和乱向门外扫垃圾、不给吵架骂人这些禁忌就会自动解除,只在初一、十五、破日、虚空日有些禁忌。
导读:“晦节高楼望,山川一半春。春意蓂叶尽,愁共柳条新”。正月廿九,农历正月的最后一天,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名为“晦日节”、“正月晦”,俗称“初晦”。晦日,“晦”有多种含义,包括夜晚、昏暗不明、不顺利、倒霉、愚昧、凋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