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非遗贺新春•2025豫园非遗大集”在上海豫园商城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代表性项目齐聚豫园。2025年春节,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
潮新闻客户端 人民日报微博你知道吗?端午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截至目前,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共计43项,总数位居世界第一。这些非遗项目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精湛技艺和独特风情。来,看一看,有没有属于你家乡的非遗?
10月17日,第八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省济南市开幕。河北省蔚县剪纸、大名草编、黄骅面花制作技艺、河间驴肉火烧制作技艺、唐山蜂蜜麻糖5个非遗项目,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技艺,受到观众和游客好评。
6月1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湖南主场活动在常德河街启动。红网时刻新闻6月1日讯6月1日,在这个充满文化韵味的初夏,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湖南主场活动在常德河街正式启动。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李健 苏雁《光明日报》( 2024年07月22日 09版)本报无锡7月21日电(记者李健、苏雁)7月20日晚,由文化和旅游部指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主办,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无锡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在江苏省宜
作为在地文化与现代时尚融合的旧城城市更新名片,日前,上海新天地全域开启了为期一个月的“弹蛇起步”系列主题活动。以生肖“蛇”为灵感,融入现代弹簧“SPRING”意象,展现出上海新天地在当代新生路径下对传统文化的探索。
中新网青海新闻3月16日电(李江宁)近日,第一届周口伏羲文化旅游节——“2024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第二届周口伏羲书展”开幕式在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举行, 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文化馆受邀参加开幕式演出。图为演出现场。
11月15日,“2024非遗·重大”活动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启动。面塑、棕编、糖画、扎染、刺绣等多项非遗惊艳亮相,醒狮舞动、川剧变脸等绝活轮番上演,带给观众们全方位、多角度的视听文化盛宴。活动现场。周毅摄当天,重庆大学推出原创主题曲《简收姑娘》。
日前,由西泠印社学术支持的“璀璨千年——不朽与繁荣之美”古玉展在马来西亚国家美术馆开展,武汉市江夏区多个非遗项目亮相。展览开幕式上,武汉青年文艺工作者王佳琦和陈言兴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左琴右书,金声玉振”表演。
金蛇献瑞,火龙迎春。2月11日,湖北省郧西县上津火龙灯会再次上演,伴随着“咚锵、咚锵”的锣鼓声响和群众的欢呼声,一条高3米长30米的巨龙在烟花爆竹中穿行而来,蜿蜒起伏的火龙在锣鼓声中欢腾起舞,成为一道亮丽的民俗文化风景线,吸引众多市民和旅客蜂拥“逐龙”。
融合了传统和时尚的艾德莱斯绸服饰、精美的掐丝珐琅画、古朴的锡伯族弓箭……首届中国新疆民间艺术季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集市上,令参观者眼花缭乱的是各种非遗产品;令非遗传承人及工作人员兴奋的是,越来越多人喜欢上非遗。“我们一共组织了15个非遗项目参展,每天都有很多人来参观、咨询、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