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的美国大片《战争之王》里有这样一个场面:走私军火的主角兄弟俩到中东与当地美军接洽到一单生意:处理当地美军撤离遗留的轻武器。主角找到当地武装组织将堆积如山的M-16步枪和弹药等论斤打包进行了转卖,然后所得收入跟美军军官们进行了“三七分账”。
硝烟的气味早已散去,岁月的风霜也逐渐掩盖了战场的痕迹,但有些声音,一旦响起,便能把我们拉回到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想象一下,你握着一把步枪,枪身冰冷,却传递着一股坚韧的力量,这把步枪,或许曾被一位年轻的志愿军战士紧紧握在手中,他用它瞄准侵略者,保家卫国,书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这把步枪,或许就是一把莫辛-纳甘,来自遥远的北方国度,带着历史的厚重感,见证了那场“立国之战”的残酷与悲壮。
1945年,历时十余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落下帷幕,德国和日本的野心也彻底随之宣告失败。不过,德国和日本对全世界人民造成的伤害,却已经到了挥之不去的程度。其中,德国能够走到这一步,与德国强大的工业基础离不开关系,他们的武器装备在当时都属于顶尖行列。
打仗到底是什么?是国与国之间的对抗?还是兵与兵之间的对抗?在俄乌2周年之际,俄乌战场上又出现了罕见一幕,令人唏嘘不已。阿卡迪耶夫乌军大溃败之际,又发生了一幕出其不意的事情就在前几天,乌军从阿卡迪耶夫大举溃败,乌军整体从战略进攻彻底转为战略防守。这也许是整个俄乌冲突的一大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