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遵从身体发肤都授之于父母,所以他们的头发留得很长而不剪,以表示对父母的尊重。大概是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他们对于礼法很是看重。现代人的发型多变,在发型上是看不出未婚女子和已婚的妇人的区别,古人常常用发型来区分已婚和未婚,这个是他们需要遵循的礼法。
原作者丨日本平凡社摘编丨肖舒妍《日本文化图典》,作者: 日本平凡社,译者: 胡毓华,版本: 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2021年2月。以下图片均来自《日本文化图典》一书,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除图中说明之外,其他评论性文字为编者所加。
我们先从小孩子说起,我们看古装剧的话,通常都会先是小孩子,然后一眨眼就变成了大人,也就是说长大了,这个时候不仅服装有所变化,就连发型也跟着变化起来,当然了,小孩子就要走小孩子的样子,现在我们给小朋友扎头发也有很多花样的。
说到妆容,首先漂亮的发型是必不可少的,古代以头发闻名的第一位是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从张衡的《西京赋》中可以窥探,其发美非同一般,“卫后兴于鬓发,飞燕宠于体轻”,《汉武故事》上还说“上见其发美,悦之,遂纳于宫中”,由此可以看出皇帝的爱美之心,不一定是容颜,也可能是美发。
我们接着聊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今天介绍一下明代的一种头饰“䯼髻”。䯼髻两个字笔画众多,第一个字“䯼”无论是五笔还是拼音都打不出来,拼音是dí。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注释只有一个“䯼髻”,<书>名假发盘成的髻。
近年来大火的几部清宫剧,让清代宫廷再次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同是以清朝为背景的影视剧,剧中的人物造型却不尽相同,特别是后宫嫔妃的发型,总是有形形色色的变化,这背后与满汉之间的文化碰撞、融合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我们就用简单的文字,浅析大清从入关到晚清,后宫嫔妃发型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