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能及时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标准,还能规范诊疗行为,减少误诊、漏诊的风险。医学临床指南,是帮助医务人员了解疾病的诊断、治疗甚至预防的最佳方法,它是经过本领域的权威医学专家共同探讨、基于有力的科学证据制定而成,将经科学证实的、最可行的预防和治疗的建议集合在一起,用于指导临床实践。
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 SMA)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进行性神经肌肉疾病。这种病症会造成四肢、躯干以及胸部慢慢出现无力并且萎缩的症状,从而会影响患者骨骼、呼吸、消化等系统异常,其中呼吸衰竭是SMA1型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中新网上海11月14日电(记者 陈静)国际肺癌日将至,《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患者版)》(以下简称:患者版指南)14日在上海正式发布。上海市胸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钟华14日介绍患者版指南。(上海市胸科医院供图)患者版指南由上海市胸科医院牵头编撰,历时一个多月完成。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髋臼骨折的发病率快速增长,1980—2007 年,老年髋臼骨折发病率增长了2.4 倍,其中髋臼四边体骨折在前方骨折类型中占比高达50.8%,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该标准由参与单位北京安贞医院双心医学中心作为学术指导,联合全国权威医疗机构心内科、心外科、精神与心理科、神经内科、麻醉科、睡眠医学科、中医科、全科医学科、影像科、检验科等领域专家以及中国计量大学标准研制团队历时10个月研制发布,充分吸纳了临床经验和专家共识,广泛征求意见,可进一步为冠心病合并抑郁焦虑患者的认知相关临床诊疗方案提供指引,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位居首位的恶性肿瘤,在国际肺癌日到来之际,“医说肺腑,健康在胸——肺癌专病科普系列公益活动暨上海健康大讲堂”活动举办。会上,上海市胸科医院重磅推出了三项肺癌科普新举措,让普通患者也能看懂诊疗指南。
2024中华肺癌学术大会丨韩宝惠教授介绍会议亮点,解读《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4版)》编者按:2024中华肺癌学术大会于2024年5月17-19日在上海市宝华万豪酒店召开,本次会议设置了一个主会场和5个分会场,并发布了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4版)》(以
为进一步规范中国肺癌的防治措施、提高肺癌的诊疗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为各级临床医务人员提供专业的循证医学建议,记者了解到,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结合国际指南推荐意见和中国临床实践现状,经过共识会议制定了《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
前言:肺癌领域有太多的专家共识、指南,都要仔细学习并记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其中最最重要的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健委发布的肺癌诊疗指南;一是中华医学会每年发布的肺癌临床诊疗指南。前者更新相对较慢,后者每年有更新,会加入或微调其中的一些内容。
此指南纳入文献截止于2016年2月,最终形成的概要于2020.04.23在线发表在NASS会刊《The Spine Journal》,然而其完整全文和Technical Report 于2020.01.29就在NASS官网上在线出版。
《中国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临床诊疗指南(2023年)》日前发布,新版指南是由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底病学组与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基于最新研究结果与临床诊疗亟需解决的问题制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