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公管理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执行《公务员法》,晋升走的是职务与职级并行路线,公益类事业单位分管理岗、专技岗和工勤岗三类,专技和工勤晋升依据职称和技能等级,管理岗实行职员等级晋升制度,每个等级对应相应的行政职务,晋升方式类似于行政机关公务员。
事业编制一般是通过县级及以上的事业单位统一招聘考试来取得的,事业编制有三种岗位,分别为管理岗,技术岗,工勤岗,管理岗和技术岗本篇文章就不展开说了,来说说工勤岗,事业编这里的工勤岗,之前一般是针对历史遗留人员的安置,现在最主要的进入方式就是部队军人转业安置,工勤岗身份是工人,和管理岗、技术岗不同,管理岗和技术岗一般是通过统一的招聘考试进来的,是干部身份,可以晋升提拔为领导干部,而工人身份的工勤岗,是不具备提拔领导干部的条件的,只能通过转岗或者提升级别来增加工资收入。
说他们是中层干部其实还是有点不严谨的,说中层可能更贴切一些,所谓事业单位中层,通俗来讲:就是各级事业单位中直属或者下属的负责人,拿现在的乡镇来说,就是各个站所室的站长,这些承上启下的职务,其实就是事业单位的中层骨干人员。
公务员副科和事业单位副科,都属于体制内对应的职务级别,尽管它们都被称为“副科”,但实际上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区别。一、职务性质不同公务员副科,自2019年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后,领导职务的副科指副科长,职级副科指四级主任科员和三级主任科员。事业单位副科,指的是管理八级。
2018年以后,随着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制度的建立,事业单位实行职务职级并行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于是,有关方面在2021年10月出台新版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时,首次公布了“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职员等级工资标准”,意味着县以下事业单位职务职级并行制度正式落地。
一般来说,事业单位中,岗位分管理岗、专业技术岗和工勤岗。先简单说说工勤岗,它是指在岗位设置中的从事简单体力工作或一般技术工种的岗位。在这种岗位上的工作人员为工人编制,比如技术工人、水电工、司机、通讯员、打字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