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近日召开的2025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了解到,过去一年,吉林省创新型省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科技创新引领支撑高质量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其中,企业创新活力更加强劲,高新技术企业达4107户,同比增长14.4%,数量再创历史新高。2024年,吉林省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突破200亿元。
中新网长春8月15日电 (谭伟旗 吕盛楠)8月中旬,吉林长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内,“无人农场”的玉米长势良好。在这里,春种、秋收均由无人驾驶农机完成,农民无需再走进田间地头。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无人化,给传统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实现了让黑土地产粮更高效的目标。
10月25日,2024年吉林省人参领域科技成果发布暨项目路演对接活动在长春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中心举办,吉林省推动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班长、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陈耀辉,吉林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宝芳出席活动并致辞。
从头顶的星辰到脚下的大地,从广袤的宇宙到幽微的粒子……科技创新,如同撬动新事物的杠杆,总能迸发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强大力量。当前,吉林正以锚定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攻方向,不断探索创新途径,挖掘创新要素,释放创新活力,改造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以科技创新激活发展动力源。
来源:【中国吉林网】10月的吉林,处处涌动升腾着希望与梦想。科技创新,为发展蓄能。一批技术新成果在为传统产业升级“供养料”,为未来产业“蓄能量”。第三季度截至9月底,实现省内转化科技成果2500项。认定登记技术合同3563份,同比增长104.2%。技术合同成交总金额154.
来源:工人日报 3D打印定制化头盔、功能性定制滑雪鞋垫、能根据脚踝位置任意改变造型的冰刀鞋、自带发热功能的滑雪袜、又轻又韧的碳纤维滑雪板……入冬以来,在冰雪大省吉林,一系列由本土企业生产的高科技冰雪新装备开始在省内各大滑雪场以及街边的专卖店内热销,为越来越热的冰雪经济又添“一把火
人民网长春7月4日电 (记者李洋)今日,吉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推动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系列主题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吉林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吉在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吉林市已形成国内最完整的碳纤维产业链条,集聚效应不断凸显。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石青川今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姜会林在第十九届中国经济论坛主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吉林省在《意见》指出的6个创新方面均有基础与优势。
来源:【中国吉林网】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商业航天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商业航天,并将其定义为新增长引擎。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到“新增长引擎”,商业航天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定位进一步明晰,其重要性也进一步凸显。
回顾吉林发展的印记如果把时间的拨片定格到2024你会发现吉林这一年关键词锁定了: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对吉林有多重要?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吉林高质量发展,根基是新质生产力发展如何破局?科技创新就是核心驱动力而吉林,正是抓住了这个“牛鼻子”!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光卫星”)由吉林省政府、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社会资本以及技术骨干出资成立,注册资金19.7亿元,是东北首家独角兽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我国第一家集卫星研发制造、运营管理和遥感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商业遥感卫星公司。
吉林之“光”,璀璨闪耀!6月18日至20日,2024长春国际光电博览会举办,675家科研院所、高校和国内外企业参展,覆盖“芯、光、星、车、网”五大领域13个产业方向......众所周知,吉林科教资源丰富,光电产业风帆正劲,创新浪潮奔涌而来。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东北老工业基地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拥有科教创新优势。布局未来产业,东北有支撑,也有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