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微纳3D打印技术,利用这种技术,日前,上海交通大学王晓林团队,构建了层级血管化器官芯片模型,并且基于这一模型,进一步研究了磁控微纳机器人的多级递送策略,为今后体内靶向药物的精准高效递送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案,相关成果发表在微流控权威期刊上。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申晓佳3月13日,记者从两江新区获悉,两江协同创新区科技企业摩方精密近日发布消息,该企业的复合精度光固化3D打印技术即将推向全球市场。该技术实现了多种突破,可为更小特征尺寸的复杂结构加工处理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MIM技术结合了粉末冶金压制成型和塑料注射成形两大技术特点,发展至今是项成熟的制造工艺,上期关于微纳3D打印技术或将颠覆精密制造行业的资讯发表后引起了热议,MIM是否会被微纳3D打印颠覆或替代,众说风云,这需要由市场和时间验证后给出答案。
本篇文章约1700字,阅读需要5分钟近日,“循新出发 向新而行—聚焦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国家级新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献礼”全媒体联动活动报道西部采访团来到重庆两江新区,共同见证创新“顶流力量”。
科技战略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美发起的关于“抓住安全、可靠和值得信赖的人工智能系统带来的机遇,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决议据美国务院3月21日消息,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了关于“抓住安全、可靠和值得信赖的人工智能系统带来的机遇,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决议,旨在建立AI治理的全球共识。
近日,复旦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传出消息,其利用新型生物培养皿,突破了由于营养供给不足造成的类器官成熟度及尺寸的上限,实现了肿瘤组织及肾脏组织的大尺度培养。而上述新型生物培养皿,正是来自重庆摩方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设计的一款毛细血管器官芯片。
华龙网讯(首席记者 董进)记者从两江创新协同区获悉,近日,位于明月湖畔的重庆摩方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摩方精密)研发设计的一款毛细血管器官芯片作为新型生物培养皿,助力复旦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了肿瘤组织及肾脏组织的大尺度培养。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夏元10月14日,我市召开“工业母机”百行万企产需对接活动,市内多家工业母机重点企业进行产品推荐,达成68个项目集中签约,同时现场还公布了市内34家工业母机企业自主生产的118项创新产品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