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财经报道 记者谭雅文】12月30日消息,高盛在日前发布的研究报告中预测,到2035年,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80亿美元。远超此前的60亿美元预测。高盛调整预测的核心推动因素包括AI技术的加速演进、技术突破以及资本支出的增加。
今天(17日),第二十六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人形机器人创新挑战赛在江苏苏州开幕。来自全国30多所高校代表队同台竞技,展示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领域前沿技术和创新应用。本次大赛设置了虚拟仿真赛和实体赛两大类别,针对人形机器人在未来服务、生产场景中面临的技术难题进行集智攻关。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随着特斯拉、华为等国内外大厂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加速布局和技术迭代,人形机器人板块凭借其高成长性,在科技赛道中脱颖而出,成为近期市场的焦点。数据显示,截至12月13日,人形机器人指数近三个月涨幅高达82.39%,成为同期表现最为亮眼的指数之一。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消费综合报道】近日,人形机器人概念在资本市场持续火爆,相关个股和ETF基金表现抢眼。据统计,Wind分类下的“人形机器人”指数自9月23日以来涨幅超过56%,多只“机器人ETF”同期也有超过40%的涨幅。
近期机器人产业端迎来密集催化,人形机器人已经成为国内外确定性较高的应用趋势。多家车企纷纷入局。比亚迪发布25届具身智能研究团队专场招聘,此前特斯拉等多家车企已经布局机器人赛道,抢滩新蓝海。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预计将在2025年实现小规模量产,2026年有望对外销售。
财联社12月19日讯,昨日市场全天冲高回落,三大指数小幅上涨,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36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498亿。盘面上,市场热点快速轮动,短线情绪再度活跃,10只昨日连板股全部涨停晋级,全市场逾百股涨停或涨超10%。
(本文作者王鹏,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人形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融合的产物,其概念起源于对人类自身行为和能力的模仿。早期相关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叶,随着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和控制理论等学科的发展,人形机器人的研究逐渐从理论探索走向实践应用。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12月5日消息,随着科技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人形机器人的出现正逐渐从科幻走向现实。据雅虎财经报道,近日,花旗全球洞察的分析师Rob Garlick和Wenyan Fei分享了他们对未来25年内人形机器人市场发展的深入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