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发的曹叡突然又火了,那就再系统的讲一下曹叡吧。曹叡的母亲就是甄宓,也就是常说的甄姬。和大家理解的不一样的是,这位甄姬其实也是士族。河北甄家,赫赫有名。曹操许婚甄宓给曹丕看成一种政治信号。原本甄宓是袁熙的妻子,曹操官渡战胜后进入邺城,甄宓因为留在邺城而让曹操嫁给了曹丕。
曹魏一共有三位“英明”的主公,因为这三位在位之时,曹魏都是大权在握,曹操胁迫汉家天子而掌权,以丞相之名行天子之事,虽然说是安定各地的叛乱,但是已经是名副其实的权臣了,之后是曹丕,为了摆脱父亲的影响力,直接篡位登基为帝,之后分封功臣,重用陈群以九品中正制推行天下,更是依靠曹真,曹休等人安邦定国,可以说是不逊色于曹操,后来虽然两次伐吴损兵折将,不过也算得上是称职的帝王吧,那作为他的儿子,又被称为“聪慧”的曹叡,是怎么超脱其父亲的呢?
客观地讲,魏明帝曹叡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明君,不论在用人上,还是军事上,曹叡都有其独到之处。他在位期间,平定孟达叛乱,平定辽东叛乱,多次抵御蜀汉、东吴的进攻,尽管曹魏国内仍有很多问题,曹叡也曾经大兴土木,但在整体上较为平稳,曹叡的功绩毋庸置疑。
235年正月,31岁的曹叡大修洛阳宫,新建昭阳殿和太极殿,大兴土木导致百姓贻误农时,不听劝谏。236年六月,曹叡亲自处理冤案,免除了一些苛刻法令条文,并搞了个死刑复核程序,236年七月,辽东高句丽国王宫,将东吴孙权派去联络的特使胡卫等人斩首,并将首级送到幽州。
谈起司马家的发迹史,司马昭之心算是一个路人皆知的故事。很多人就很疑惑,从魏武扬鞭到文帝受禅,怎么这么快就让司马家一窝端了?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曹睿托孤。魏黄初七年(226年),年仅39岁的魏文帝曹丕去世。同年,23岁的太子曹叡即位,是为魏明帝。人如其名,其天资确实配得上聪睿之意。
他虽然是曹丕的嫡长子,身份贵重,但过得并不安稳,只因父亲宠爱郭照,与母亲甄氏生有嫌隙,积怨颇深,时常冷落母亲,他自小便经常见到母亲暗自神伤垂泪难过的样子,也因为如此,他常常活在,可能会失去母亲的担惊受怕之中。
对于争嗣这件事他采取表面无为而治暗地后发制人的打法,在曹植表现才华和果敢之时他按兵不动,就像“邺城门吏”事件,曹丕闯门而不得入,曹植闯门而杀门吏,乍一看曹操更喜欢果敢杀伐的曹植,可是曹丕一招后发制人——过后告诉曹操曹植的所为是杨修指点,这一招借刀杀人用的着实妙,等待对手犯错误再给
我是三国路人甲,专注三国史。跟着我,一起聊三国三国魏明帝景初三年(239年),曹叡病重,急召征辽东返回的太尉司马懿入朝,以其与大将军曹爽一起共受托孤。可惜十年后,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大权从此落入司马氏手中。
魏明帝曹叡在魏蜀吴接班人里面算是最出色的君主了,曹丕把政权交到他手上是非常正确的选择。可以说他的能力不逊色他父亲魏文帝曹丕。曹魏在他手上的时候不管政治,军事还是经济都有进步。曹叡跟他祖父曹操,曹丕三人被称为“三祖”,曹叡是烈祖。曹叡小时候容貌俊美,可能遗传了她母亲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