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既是每个家庭关切的家事,也是关乎民生的大事。近年来,灵台县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精心打造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一刻钟“家门口”养老服务圈,让“养老”变“享老”,幸福“触手可及”。
来源:【银川新闻网】11月1日,在凤凰北街街道崇安社区老年活动中心,老人们正在排练歌舞,活动中心内还配备了理疗室、书法室、剪纸室、棋牌室,大家一起说说笑笑,活动、体检,好不热闹。老年人是城市更新的见证者,更是社会建设的贡献者,近年来崇安社区党委面对辖区老龄人口占常住人口22.
近年来,各地聚焦解决百姓急难愁盼,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思路,全力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不断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需求。截至目前,全国80个试点地区共建设便民生活圈1402个,涉及商业网点28万个,覆盖居民社区2766个,服务居民3200多万人。
来源:【宁夏日报】“土豆烧牛排、酸菜炒肉、红烧茄子……每天的菜品丰富又有营养。”每天一到饭点,吴忠市红寺堡区新民街道创业社区的一家亲餐厅里的人坐得满满当当,一顿热乎饭里吃出了浓浓的幸福味道。如今,在吴忠市,就餐、休闲健身、康复理疗等养老需求可以在社区解决。
3月8日,天山区延安路街道晨光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居民正在做脚底按摩。 (陈星宇摄)“垂暮不离亲、养老不离家”道出了许多老年人的心声。乌鲁木齐市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圈”出美好生活,勾勒幸福半径,让便民服务更贴近,老人生活更舒心。
为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长风新村街道以第二梯队建设为抓手,成立了街道“同心”第二梯队工作室和27个居民区第二梯队工作站。近期白玉新村第一居民区的第二梯队工作站的队员们正与第一梯队一起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共同打造着白玉一委的“幸福生活圈”。
商务部等13部门近日印发《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在全国有条件的地级以上城市全面推开,推动多种类型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形成一批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服务优质,智慧高效、快捷便利,规范有序、商居和谐的便民生活圈。
来源:【湖南日报】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金燕 见习记者 崔贝勒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社区正成为养老的重要场所。截至2023年末,湖南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460.4万人。如何为他们打造家门口的养老“幸福圈”?立法先行。
近日,苏州市第二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名单正式公布共计52个“幸福圈”入选分布在苏州十个板块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一起来看看有你生活的“圈儿”吗?苏州市第二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名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里有什么?
“总体考虑是,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因城施策、有的可能还要‘因圈施策’,不能一个标准、一个模子去套,体现个性化、多元化和特色化,优化社区消费空间布局,配强消费载体设施,提升智能化便利化水平,丰富多元消费业态。
1月5日,在鼓楼区挹江门街道回龙桥社区的老街巷里,橙黄色的异形流线型外立面惹人注目,镂空的“Mini Plaza”(迷你广场)标志下,孩子们在地面上的黑白数字格间跳跃玩耍,老人们在一旁的休闲座椅上看书读报,原先的闲置空地经过改造焕新,升级为一站式便民小广场,成为附近居民休闲娱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