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如何选择书法入门法帖这样一个难题,“取法乎上,”好像是一粒万应灵丹,任谁开个方子,这句话一定是要砸在前面,不然就是不懂书法的庸医乱开方。“取法乎上”这句话的出处,在多个古代典籍之中都出现过。《孙子兵法》说:“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唐太宗《帝范》卷四中说:“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宋末元初时期的诗词评论家严羽《沧浪诗话》中说:“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
越是看起来简单的问题,参与阅读、讨论的人越多,说明大多数人都喜好书法,但不愿意动脑子;面对如何选择书法入门法帖这样一个难题,“取法乎上,”好像是一粒万应灵丹,任谁开个方子,这句话一定是要砸在前面,不然就是不懂书法的庸医乱开方。
在行书领域,水平最高的一件作品莫过于王羲之的《兰亭序》,它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写得出神入化,引得后世无数追求者竞相收藏、模仿,企图通过学好这件作品,让自己的书法水平更上一层楼,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学《兰亭序》极少有人能学出成果。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是一个汉语成语,大致意思是取上等的为准则,也只能得到中等的结果。我们大家都很努力,大家都在进步,我们无论学习也好,工作也罢,都很投入,我们严格标准要求自己,比如我们是学生,给自己定了个年终目标,成绩进入前三,但是能进入前十就很不错了;
显而易见,上述几种说法如出一辙,都是对汉字艺术人格化的终极表述,皆指向同一表达对象——人心。诚然,书法是我国第一国粹,数千年来,坚实的传统文化基因在世代相袭的书家血液中奔涌不息,固然需要有能力接续前贤衣钵的后来者自觉深耕传统,但倘若只知一味入古却无力出新,则所谓的泥古之法,可能于
“抗瘟施睿略,众志已成城。国士英雄气,白衣悲壮声。汉江千里浪,荆楚九州情。疫雾清除后,春花处处明。”是此次展览入展作者叶鹏飞创作的第三首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诗,疫情发生后,八方驰援武汉,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举国众志成城、齐力抗疫的壮举,以及朋友率领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