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吉林长春,民众体验中医健康智慧筛查评估系统诊脉。当天,2024长春国际医药健康产业博览会开幕,在中医药未来健康展区,AI智能中医药诊疗系统、AI智慧大脑模型、智能舌面诊仪等中医诊疗设备集中亮相,吸引参观者体验“AI智能中医 ”的望闻问切。
华声在线2月16日讯(通讯员 周岚 全媒体记者 邓桂明)把头探入仪器,高清摄像头捕捉面部图像分析面色、舌象,电动脉带包裹手腕采集脉相……近日,长沙市第三医院(湖南大学附属长沙医院)门诊一楼中医馆“上新”的人工智能设备——中医四诊仪吸引了不少患者和市民围观。
是否想象过,有一天,为你望闻问切的是一位“AI老中医”?近日,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公司深度求索发布了一款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中医智能诊疗系统,该系统能够模拟中医师的诊疗思路,通过分析患者的症状、舌苔、脉象等信息,开出个性化的中药处方。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张文利 制图 丁艳枫一位国际友人体验AI“把脉问诊”。丁艳枫 制图近期,国家医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了“诊查费”“护理费”“手术费”等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其中,人工智能辅助诊断首次被列入价格构成。
将手放在脉枕上,机械“手指”轻轻扣住脉门,不一会儿,一份健康报告就生成了。如今,在医院、社区服务中心、养生馆等场所,“AI中医”纷纷上岗。中医智能设备采集用户面相、舌象以及脉象信息后,通过AI智能识别生成体质分析报告。这些“AI老中医”把脉问诊准不准?用户体验如何?
在第十届北京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暨第五届北京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上,记者探访发现,老年人对具有中医问诊、运动康复和照顾护理等功能的智能机器人格外关注,并盼望新技术、新设备能尽快落地推广,切实提升养老生活质量。“这中医机器人测得真挺准的!我确实是阳虚体质。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黄占玲 阮萃 赖武慧 输入患者病理和检查报告之后,只需10秒时间,DeepSeek大模型就能给出相关的诊疗建议。2月17日,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观摩了一场AI诊断的全过程。
AI不仅能“望闻问切”,还能私人定制,AI给你看中医是种什么感觉? 中医AI辅助诊疗系统,正为古老的中医智慧插上现代的翅膀,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专门冲着它来了。 AI医生可私人订制“健康秘籍”随着科技与医疗领域的不断交叉融合,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逐步改变年轻人的医疗模式。
11月19日-11月22日,2024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正在进行。“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作为峰会的重要活动,吸引了来自53个国家和地区的665家中外企业与机构参展,参展企业纷纷“秀起了肌肉”,带着最新技术、产品,亮出看家本领,众多黑科技层出不穷。最近身体不舒服,看来需要养养生了。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长春12月8日电 题:当传统中医遇上新技术:数智化诊疗更高效作者 谭伟旗 金乔第三届世界中医药科技大会正在吉林长春举行。记者采访发现,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技术在中医领域得到应用,数智化让传统中医诊疗更加高效。“请伸出舌头,舌尖向下。
2分钟就可出报告的AI中医把脉免费义诊。为了让更多基层群众了解中医脉诊,中医疗法,近日,天亿丰华国医在线市场运营团队携“自动脉诊仪”走进众多社区,为社区老人进行免费义诊,面对这种新奇的中医把脉健康检测,现场早早的就排起了长队!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国家数据局印发意见,提出用3年至5年时间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逐步融入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全链条各环节,促进中医药数据的共享、流通和复用,初步实现中医药全行业、全链条、全流程数据有效贯通,全力打造“数智中医药”。
本文转自【新华社】走进北京友谊医院,一套“云知声”门诊病历生成系统能在嘈杂环境中识别医患对话,生成专业术语表达的信息摘要和符合病历书写规范的门诊电子病历。回顾2024年,从智能诊断到远程医疗,从健康管理的数字化到疾病预防的科技突破,科技正在医疗服务各环节持续发力,助力全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