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1年央视第一届315晚会开始,315晚会算起来也有25年的时间了。今年的中央电视台315晚会上,曝光了包括“外卖黑作坊”、“二手车交易欺诈”、“二维码病毒”、“智能设备安全隐患”、“网店虚假信誉”等诸多消费欺诈行为。
315晚会是从1991年3月15日开始的主题晚会,是由中央电视台经济部首先推出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国际消费者的权益,开播后,也起到了揭露骗局、陷阱、黑幕的作用,维护消费者的权益,维护了社会的公平公正,也成为了为消费者权益发声的一个重要平台。
每年315到来前,最期待的是消费者,最紧张的就是各路不法商家了。不过打假年年有,可过了风头这些商家一切照旧,最后受伤的还是老百姓。拿白酒来说,几乎是天天都在打假,可市场的假酒照样泛滥成灾!315到来之际,咱们盘点下以前曝光过的造假白酒,希望大家擦亮眼睛,不要再上当了。
回顾来看,晚会也成了时代的印记,见证了消费的升级和社会的进步。1991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中国消费者报社、中华工商时报社与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举办了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消费者之友专题晚会”,晚会正式启幕。
“老坛酸菜”登上“315”晚会,康师傅、统一的老坛酸菜面你还敢吃吗?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康师傅、统一等企业老坛酸菜供应商湖南插旗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插旗菜业”)及湖南锦瑞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瑞食品”)存在卫生不达标、生产无保障等诸多食品安全问题。
自从1991年央视推出315专题晚会以来,到现在已经有25个年头。在这25年里315晚会揭穿了无数个消费陷阱,帮助众多的消费者维护了工正公平。所以每年的315晚会都会成为众多消费者的关注焦点,甚至关注度不低于春晚。又到一年315,对于不良商家无德品牌来说315是他们的审判日。
图源视觉中国每年3月15日,都很“热闹”。商家们如坐针毡,媒体们揭黑曝光,消费者们吃瓜看戏。“315”是干什么的?1983年,国际消费者协会把每年的3月15日定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及有关组织都要举行各种活动,维护自身的利益和诉求。
2015年央视315晚会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然而,这一天却让上市公司乃至中国股民颇感不安。事实上,“315”已经经历了25年的时间。每逢这个时候,总会有不少企业因为各种弊病而遭遇上榜。显然,今年也不会例外。
一起什么样的事件,催生了人大首次为消费维权立法?相伴20年,《消法》带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力量?连续25年,一台公益晚会凝聚了多少不变的情节?维权服务,低成本调解,百姓收获了什么?消费领域震惊全国的大案1987年,福建省发生了一件震惊全国的大案:福州市城门乡樟岚村粪坑腌制大头菜事件。
每年的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World Consumer Rights Day) ,由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于1983年确定,目的在于扩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使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重视,以促进各国和地区消费者组织之间的合作与交往,在国际范围内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
来源:【海报新闻】海报评论员 熊苗又到了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消费者开始关注,今年被曝光的会是谁,而商家们则在暗自祈祷,能够平安度过这一天。每年的关卡都是一记警钟:只有让消费者更放心地消费,商家才能更安心地赚钱,看似对立的两方,实则是利益共同体。
近日,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放心消费环境”为主题的2025广东3·15消费维权打假工程入围签约仪式在广州举行。索菲亚等企业成为2025广东3·15消费维权打假工程首批入围签约品牌,让消费者在临近的春节购物消费更加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