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就在反种族主义的抗争运动,因为美国黑人乔治·弗洛伊德的惨死,而席卷了美国全社会时,德国顶级化学学术期刊《德国应用化学》也因为刊登了一篇充满性别和种族歧视色彩的论文,而引起了学术界的众怒——甚至于该刊的44名编委中,有16人都为此事而愤怒辞职。
近日,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团队在非晶氮化碳半导体光催化剂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于4月8日以“Plasma-Induced Hierarchical Amorphous Carbon Nitride Nanostructure with Two N2C-Site Vacancies for Photocatalytic H2O2 Production”为题发表在国际催化权威期刊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
近期,西安交大科研人员在细胞生物力学、精神分裂症肠道—免疫—脑轴新机制、锂金属电池、随机散斑光场调控、锂硫电池、实验室天体物理、多孔介质孔隙尺度输运过程、等离激元光热材料、时空高分辨酶微区域放热检测、二维磁性半导体、合金固态相变、气候变化与长江下游文明演化、变换光学、分子选择性富集与增强光谱检测、函数型数据分析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11月28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王红艳教授课题组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沈键锋教授,在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发表了题为“Elevated microRNA-187 causes cardiac endothelial dysplasia to promote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through inhibition of NIPBL”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心脏内皮细胞专一性高表达的miR-187在诱导先天性心脏病发生中的关键调控作用。
近日,国际知名期刊《德国应用化学》在线发表了天津工业大学分离膜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胡云霞研究员团队与英国爱丁堡大学Neil B. McKeown教授合作完成的题目为“2,2’-Biphenol-based Ultrathin Microporous Nanofilms for Highly Efficient Molecular Sieving Separation”的学术论文。
该论文是该校本科生首次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影响因子超过20的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的研究型学术论文。据徐州医科大学消息,近日,化学工程领域国际顶级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以“In-situ growth of bimetallic FeCo-MOF on magnetic biochar for enhanced clearance of tetracycline and fruit preservation”为题在线发表了该院本科生团队最新研究成果。
化学与材料学人心目中的“三大刊”我们已经分享了两期,从“不以影响因子论英雄”的JACS到“用三十年完成逆袭”的AM,都是励志的榜样,而今天介绍的这本期刊,不仅经历了影响因子骤降,还遭遇了十多位编辑集体辞职,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新华社 记者12月6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曾杰、姚涛、王占东、李洪良等人合作,在氨动力发动机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他们提出并验证了甲烷介导的氨动力发动机构想。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德国应用化学》。氨动力发动机在实现碳中和上展现了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