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传播与翻译贡献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而在这项工程中,翻译家更是功不可没。玄奘并不是东方大国历史上第一位翻译佛经的翻译家,早在他之前,东晋的法显就比他早踏上了西行求法之路,成为了东方大国历史上第一位翻译经书的翻译家。
公元399年,长安城五重寺中,法显已年过六旬,是一位65岁的老和尚。自从三岁出家,已经持续念经62年。然而,此时正值五胡乱华的时代,北方频繁战乱,异族纷争不断,兵祸横行,和尚的生活也颇为艰辛。在佛教初兴之际,典籍流传自西域,缺乏统一戒律,导致佛门内部存在巨大差异。
法显西行:法显,后秦、东晋的高僧,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法显20岁时受大戒,在研习佛教经典时,发现佛教虽然传入中原已三百多年,不断与汉文化融合发展,可既有的佛教典籍常以律居多,戒则很少,使得众信徒无法可依。
#头条创作挑战赛#《西游记》的故事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了,唐僧带着四个徒弟,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在西天大雷音寺求得真经,最后返回唐都长安。虽然《西游记》只是一部虚构的神魔小说,但是唐僧的原型——玄奘法师在唐朝贞观年间远行天竺求取佛经,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
仙堂山法显峰的法显雕像。山西晚报记者 马立明 钟清 摄仙堂寺。强计人民公社。小垴村知青楼。半城湖水半城绿,四季美景各不同——这里是襄垣。襄垣,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年之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中国千年古县”。
法显从汉地来天竺求法,已获得了初步的成功,但是,要携经归返汉地,是困难至极的事。道整想说什么,但被求恕说在前面,“离此地不远还有一处地方值得一走,那里是佛陀弟子大迦叶入灭的地方,山势险峻,胜景极多。到了菩提场而不去鸡足山,真是一件大遗憾的事。”
【畅游陇原】永固古城逾千秋王振武坐落在民乐县童子坝河边的永固古城,曾是月氏族的都城。汉初曾是匈奴单于王的避暑之地,故又叫单于王城,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永固城已是繁华落尽,但它在河西走廊乃至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上的影响永远不可磨灭。
丝绸之路上的阳关演讲人:荣新江演讲地点:敦煌市阳关博物馆网络讲座演讲时间:2023年6月“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关隘,同时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标。本次讲座,我们主要讲述从汉至五代这段时间里的阳关和丝绸之路相关内容。
新华社科伦坡1月13日电(记者伍岳 陈冬书)斯里兰卡总统阿努拉·迪萨纳亚克定于14日至17日访问中国,这是他2024年9月就任总统以来第二次出访。一个月前,迪萨纳亚克访问了印度。当前,斯里兰卡政府施政重点在推进国内变革,以改善民生、重振经济为第一要务,其对外政策服务于这一目标。
本文系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杨剑霄4月28日在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讲谈会上所做的演讲。杨剑霄从全局勾勒中古僧众的文化生活绝非易事。文化生活其实非常庞杂,天文、地理、文学、历史、艺术等,如果仅分割开来论述,将无法形成一种固定的写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