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广州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粤港澳大湾区蓝皮书:中国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创新报告(2024)》(简称蓝皮书)。蓝皮书显示,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克服多重挑战,实现了经济的恢复式增长,经济总量突破14万亿元。粤九市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小幅增长,港澳快速恢复。
深中通道即将建成通车,粤港澳大湾区似乎又“小”了一点。从深圳出发,沿深中通道向西跨越珠江口,便可直抵中山市马鞍岛,这一横跨伶仃洋的通道将深圳、中山之间的车程由2小时缩短至30分钟内,两地携手进入“半小时生活交通圈”。通过万顷沙支线连接,广州南沙也将加入“朋友圈”。深中通道全景。
6月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大基建工程“合龙”“通车”的消息频频。预计6月底正式通车的深中通道,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关键交通枢纽。这座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历经7年前期筹备、7年建设,已于本月16日通过交工验收 “大考”。深中通道建成通车后,深圳与中山间的通行时间将由约2小时缩减至30分钟。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谭海燕 广州报道粤港澳大湾区,正如当时的规划目标一样,越来越像一座“超级城市”。6月底,深中通道即将开通。建设8年多,这座粤港澳大湾区的“超级工程”将串联起珠江口东西两岸,实现深圳和中山30分钟内左右通达。
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6月30日建成开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表示热烈祝贺,并向参与规划建设的全体同志致以诚挚问候。2024年6月30日,广东省中山市,深中通道迎来正式通车试运营。
记者获悉,未来一段时间,粤港澳大湾区将建设全球最密集、最完善的铁路交通网。近期到2025年,大湾区铁路网络运营及在建里程达4700公里,全面覆盖大湾区中心城市、节点城市和广州、深圳等重点都市圈。远期到2035年,大湾区铁路网络运营及在建里程达5700公里,覆盖全部县级以上城市。
来源:【中国城市报】近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第四场“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虎在会上介绍,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简称大湾区)经济总量突破14万亿元,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9的经济总量。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世界级湾区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推出五周年之际,羊城晚报采访团队赴东京湾采访,深入探讨两大湾区的成功经验,挖掘新质生产力的源泉,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和科创向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11月21日,2024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科技创新中心与科研城市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论坛上发布了《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4》(GIHI2024)。指数通过科学中心、创新高地、创新生态三个维度的30个指标,揭示了全球城市创新的最新动态和趋势。
今年前2个月,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进出口总值1.29万亿元,增长24.6%,占广东进出口总值的95.6%。五年间,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外贸总计额已突破35万亿元。“一国两制”实践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看待粤港澳大湾区取得的成就?
近日广州新机场获立项批复将成为广东省内三大国际机场之一近日,广州新机场项目即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已正式获得国务院的立项批复,预计12月25日启动前期同步实施工程,这意味着这座粤港澳大湾区西部未来的超级综合交通枢纽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将进入实质性流程审批以及建设加速推进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