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智能驾驶需要感知-决策-执行三部曲,人形机器人也需要这样的流程:通过传感器感知关键状态,经过微处理器、计算机或神经网络处理分析后,交由机械臂、双足或轮子等移动装置或加热/制冷设备等非移动装置执行相关工作。
本报讯 (记者孙文青)2月9日,上海华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上海华依智造动力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依智造”)推出其自主研发的ARU8010姿态参考传感器,并成为国内某头部人形机器人的IMU(惯性测量单元)供应商。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9月24日消息,近日,在中国智能机器人生态大会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决策专委会成立大会上,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自研的人形机器人“启江二号”首次亮相。人形机器人“启江二号”。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供图据会上介绍,该机器人身高1.
近期,均普智能表示,通过自主研发以及与合作伙伴的联合研发,目前公司机器人研究院已形成一系列人形机器人用关键传感器套件,包括全固态激光雷达、超宽光谱相机、六维力传感器、结构光深度相机、dTof雷达模组、双目人脸识别模组、IMU、掌静脉+人脸识别模组等,适用于复杂多样的不同工业场景。
据证券时报近日报道,今年7月初,均普智能表示,公司机器人研究院顺利推出一系列人形机器人用关键传感器套件,其中包括全固态激光雷达、超宽光谱相机、六维力传感器、结构光深度相机、dTof雷达模组、双目人脸识别模组等,赋能人形机器人工业场景泛化能力显著增强。
4月27日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全球首个纯电驱拟人奔跑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天工”,能以6公里/小时的速度稳定奔跑,身高163厘米,轻量化体重达43千克;配备了高精度的六维力传感器,以及每秒550万亿次操作算力、高精度的惯性测量单元(IMU)和3D视觉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