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27年八月,天启帝驾崩,终年二十三岁,信王朱由检继位,年号崇祯。崇祯皇帝当时年仅十六岁,这位少年皇帝马上展现出了过人的权谋,他不动声色地布置准备,干净利落地除掉了权倾一时的大太监魏忠贤,清理了所谓的“阉党”。
据《明史》记载,毛文龙,字振南,浙江钱塘县仁和人。年少时不喜读书,游手好闲。《明史》记载:“皮岛亦谓之东江,在登、莱大海中,绵亘八十里,不生草木,远南岸,近北岸,北岸海面八十里及抵大清界,其东北海则朝鲜也”。
袁崇焕诛杀毛文龙, 其过程蛮具戏剧性,限于篇幅,不遑叨述。可袁崇焕干嘛要诛杀这个相当于“军区司令”的明军大将?毛文龙该不该杀?袁崇焕有没权利杀?第一,这与袁崇焕的行事任性、敢作敢为、狷狂十足的强烈个性有关。
袁崇焕自毁长城,只因毛文龙不属于朝廷任何派别,朝堂之上没有任何依附。袁崇焕为了在军前立威,将战功赫赫的毛文龙先斩后奏,导致后金背后的一根芒刺被对手帮忙拔掉。数年之后的袁崇焕可有对毛文龙之死有一丝愧疚,袁崇焕自己吹嘘的5年平辽的大话被自己的一时冲动给戳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