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报】12月21日,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这是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02年公布实施以来的首次修订,受到广泛关注。此前,11月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对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茜12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自当日公布起施行,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是科普法自2002年颁布以来首次修订。新修订的科普法是如何出炉的?到底“新”在哪儿?为何这样改?
文 | 《中国科学报》 记者 高雅丽 胡珉琦12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这是《科普法》自2002年公布施行以来首次修订。
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在提速。11月4日,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02年公布施行以来的首次修订。科普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2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这部从2002年公布施行的法律,时隔22年迎来首次修订,把科普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位置。这将对我国科普事业产生怎样的影响?新修订后的“科普法”又有哪些亮点?如何让真科学战胜伪科学?
新华网 2024年12月25日,颁布22年的科学技术普及法完成首次修订,并公布施行。新修订的科普法将带来哪些变化?相关部门将如何推动法律有效落地?围绕公众关心的问题,记者15日采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科技部、中国科协相关负责人。
原创 中国科协之声 中国科协之声12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这为我国科普能力建设提速注入了法律“加速度”。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其中,科学普及构成了国家创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1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组织科学技术普及法集体采访活动。科技部有关司局负责人介绍,修订后的科普法明确,作为科普内容的主要传播渠道,网络平台要承担发现违法或虚假错误信息后及时处置的责任,“对于传播范围广、社会危害大的虚假错误信息,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及时予以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