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士弘晚年笔耕不辍百岁兄弟马识途(左)、马士弘在新书首发现场 资料图马识途(左)百岁书法展时,马识途与哥哥马士弘交谈甚欢 资料图今天一早,马识途的女儿马万梅在微信群发出消息:“各位朋友,通报个情况,我伯伯于今日早晨七点多钟去世!
1949年的中国大地,硝烟弥漫却又孕育着希望,就在这一年的11月,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领着久经沙场的第二野战军,在第一、第四野战军的协同作战下,吹响了解放大西南的号角,目标直指蒋介石最后的据点,彼时的蒋介石,仍然妄图守住西南一隅,做着最后的挣扎,他疯狂地抓捕壮丁,扩充自己的军队,并任命罗广文为司令,将第七编练司令部改组为第十五兵团,企图负隅顽抗,蒋介石并不知道,他寄予厚望的罗广文,早已在我党的感召下,决定弃暗投明。
马士弘右边是哥哥马士弘,左边是弟弟马识途。5月8日早晨,华西都市报记者从马士弘的侄女马万梅处获悉,她105岁的伯伯马士弘今天早晨七点多因病抢救无效去世。在电话中,马万梅对华西都市报记者说:“我伯伯几天前就住院了,今天病重抢救没抢救过来。“马士弘是革命家、著名作家马识途的哥哥。
民国十二年,也就是1923年的时候,我在忠县一家私学读书,食宿都与先父在一起。先父深知匪患根源,向许旅长提出治理办法时认为:匪徒虽众,但绝大多数是农村饥民被裹胁而去,应采取剿抚并用,以抚为主,胁从不问,首恶严办的方针。
家族原籍为湖北麻城,明朝末年移民填川,祖辈沿着长江西行,一直来到忠州石宝寨所属的坪山坝,见到这儿前临长江,背负大山,坝长约五华里,为长江多年泥沙冲积而成,土地肥沃,适宜耕作,是一块务农的好地方,于是定居下来,世代相传,日渐发展,沿着山脚建了很多房子,连檐相接,逐渐形成一条半边街,聚族而居。
昨晨7时58分,马士弘因病抢救无效,在成都逝世,享年105岁。马士弘是著名作家马识途的哥哥,马识途今年也已102岁。据了解,两年前马士弘就已发现患了肺癌,但身体状态一直很好,近两个月才开始恶化,昨日早晨在医院经过两小时抢救无效去世。
2024年3月28日19:25,一颗跳动了110年的心脏停止了工作。2010年12月14日,《让子弹飞》成都媒体见面会现场,96岁高龄的马识途参加首映仪式,创作一首七律赠予姜文以作纪念:子弹飞来呈异彩,街头巷尾说姜文。
马士弘的灵堂就设置在他生前生活过的地方,和平街的一个老小区內,灵堂正中,老人笑容安详。灵堂两侧,就是弟弟马识途所写的挽联,上联:鏖淞沪卫武汉斗湘鄂战石牌守国门确是抗战八年老英雄。下联:隐寒门历沧桑经沉浮轻死生觉大梦果然潇洒百岁真高人。
“鏖淞沪,卫武汉,斗湘鄂,战石牌,守国门,确是抗战八年老英雄;隐寒门,历沧桑,经沉浮,轻死生,觉大梦,果然潇洒百岁真高人。”这是著名作家马识途为哥哥马士弘亲笔撰写的挽联。5月9日一早,102岁著名作家马识途来到灵堂,送别三哥——抗战老兵马士弘。
据川观新闻报道,3月28日晚上7点25分,我国革命家、知名作家、书法家马识途去世,享年110岁。作为横跨中国近代文学约百年的文学大家,马识途曾与巴金、沙汀、艾芜、张秀熟四人并称为“蜀中五老”,在川蜀一带有着莫大的影响力。
为庆祝杨先生百岁华诞,杨振宁的工作单位清华大学联合中国物理学会、香港中文大学共同主办杨振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在这样一个重要的会议上,杨振宁先生的演讲,仅仅只是围绕他的中学、大学同学来做演讲,他这位同学有怎样的成就?为何能对杨先生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这个同学到底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