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教师一方面要坚持运用灌输原则,把正确的价值观和基本理论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认识、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原则和科学体系;另一方面要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成败关键在于知行统一,在于学生能否自觉运用正确的思想和理论去指导自己的行为,去观察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
On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ractical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
为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有关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文件要求,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武昌首义学院组织编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导论》。
7月1日—7月3日,信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了以“牢记嘱托践使命,行走中原看巨变”为主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在新县、光山等地开启了一堂温故知新、传承血脉、汲取营养的“行走的思政课”。
编者按:从价值塑造、文化融通、历史素养、时代担当、场所建构五个维度出发,研究善用大思政课与触动学生心灵有机结合的实践育人模式,形成面向价值塑造的青年榜样育人模式、面向文化融通的文化双创育人模式、面向历史叙事的四史育人模式、面向情感交流的时代精神担当育人模式、面向场域建构的情景体验育人模式等,努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内容、方法、载体等接地气、有温度、有厚度,触动学生心灵,实现铸魂育人。
来源:【人民网】学生谈自我感想和学习成果。成都理工大学供图人民网成都3月14日电 (王凡)3月12日下午,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在四川省高校廉洁文化教育基地“育廉馆”开展。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要带头深入学习领会,实现理论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的有机结合和贯通,要以学生为主体,针对高职院校学情,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结合高职院校开设的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让党的创新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党和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
来源:【宁夏日报】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的思政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发布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提出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