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教辅机构层出不穷,虽疫情给很多小型机构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但很多家长面对高昂的补课费,面对老师没有教师资格证的现状,依旧很多人骂声一片,希望能够取缔教辅机构,平衡教育资源,让所有学生不要校外补课,也能给孩子和家长减负。
实体书店教辅专区。李梓毅/摄学期行将结束,寒假随即到来。“复习巩固”“新课衔接”的教辅材料也早已上架。提及教辅,不少人会想起曲一线的《五年高考 三年模拟》、王后雄的《教材完全解读》、薛金星的《中学教材全解》……而今年以来,教辅市场还出现了不少教培机构的身影。
央广网北京12月29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报道,日前,一份调查报告指出,2016年中国中小学辅导机构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人民币,参与学生规模超过1.37亿人,辅导机构教师规模达700万到850万人。中小学教辅机构现状如何?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近些年来,课外辅导机构应教育市场化的推动迅速发展,出现了成千上万家教辅机构,虽然各地机构的辅导内容存在应试课程和非应试课程的不平等,但辅导的科目大都一致,主要就是为了升学考试。也即,课外辅导基本还属于学校应试教育的一种延伸。
为进一步推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走深走实,10月25日上午,湖南中医药大学职能部门、教辅机构服务本科教育教学专项监督检查工作会议在该校国际交流中心学术报告厅召开。校长易刚强、副校长熊辉、校党委委员、组织人事部部长焦珞珈出席会议。
4月27日,在北京拥有18个教学点的高端少儿英语培训机构——英特国际少儿英语关门停课。此时此刻,最为焦急的莫过于学生家长,因为他们已经为孩子未来1至4年的课程分别交过1万元至5万元学费。这意味着家长们缴纳的近亿元学费有可能“打了水漂”。
到底是教辅市场让教育变得内卷,还是教育内卷成就了教辅市场?撰文 | 续紫君编辑 | 马 路每年高考结束,废品回收站都会迎来丰收的季节,知识在这里以一块钱两斤的价格回收。其中,包含学子心血的教辅材料最能让回收站老板喜悦,因为够沉、够多。
暑假期间,各大旅游平台、旅行社纷纷上新“研学游”产品,名目繁多,不少研学产品价格都超过万元。“研学游”热度继续攀升。此前,话题#家长月入一万不够孩子研学游7天#登上热搜榜。热度不减的研学市场存在哪些问题?今年各地对研学游有何规定和提醒?研学旅行怎样避坑?一文速览。价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