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线程是英特尔应用在CPU中的技术,同步多线程是AMD应用在CPU中的技术,这两个技术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可在一个实体CPU中提供两个逻辑线程,兼容多线程操作系统和软件,现在英特尔酷睿和AMD锐龙基本都搭载了这一技术,最早用于服务器市场,现在下放到了消费级市场。
而超线程允许在每个核心上运行多个线程,模拟出多个cpu核心。因为麒麟9000s的中核使用了超线程,按照顺序来看cpu7其实是中核的第二个核心,而真正的大核对应的线程是cpu10和11,此时如果根据上面的机制去测试,那么单核的负载压根没有跑在大核上。
在2021年,应该已经没有人会问出为什么我购买了一颗四核心的i3-10100,却能在任务管理器看到八个框框这种问题了,随着牙膏厂在初代酷睿I系列开始重新加入超线程技术,超线程已经不知不觉在消费级市场存在了十多年,并已经成为大家见怪不怪的功能。
背面I/O,保留旧式PS/2键鼠接口,是为了方便极限超频玩家存在的,其他方面,拥有清空CMOS和更新BIOS按钮,各种各样的USB接口,特别是USB 3.2 Gen 2x2 Type-C接口,传输速率可以达到20Gbps,Z490 UNIFY还有一方面就是网络设备的升级,配备Intel AX201无线Wi-Fi 6和瑞昱 8125B 2.5G有线网络。
核心线程数是处理器中重要的参数之一,与频率相辅相成,决定着一台电脑主机的性能上下限。对于处理器而言,线程数是会是大于或等于核心数的,一个核心最少对应一个线程,而核心线程数量越多, CPU所能处理的数据和任务也就越多。
其实寨板超频设置还是比较简单的,而且任何寨板都一样因为都是用的公版AMIBIOS,老司机应该都会轻松设置,但是也有好几个人看到我组至强的主机问我如何在寨板X79超频了,由于一一回复比较费时,今天做个简单教程。
近两年Intel发布的12代和13代CPU,采用了异构大小核设计。什么是大小核呢?简单来说就是大核为性能核心(Performance Cores)、小核为效率核心(Efficiency Cores)。为什么采用大小核呢?主要是平衡处理器的性能和功耗。
前段meldown漏洞事件的影响,那段时间也正好在读Paul的论文关于内存屏障的知识,其中有诸多细节想不通,便陷入无尽的煎熬和冥想中,看了《计算机系统结构》、《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大话处理器》等经典书籍,也在google上搜了一大堆资料,前前后后、断断续续地折腾了一个多月,终于想通了,现在把自己的思想心得记录下来,希望对有这方面困惑的朋友有些帮助。
照例还是给大家看看首批上市的英特尔酷睿Ultra 200S桌面端系列处理器的详细规格,目前发售的为酷睿Ultra 9 285K、酷睿Ultra 7 265K、酷睿Ultra 7 265KF、酷睿Ultra 5 245K和酷睿Ultra 5 245KF共五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