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贵州、湖南、浙江等多个省份人社部门发文,调整应届生身份的认定标准,明确在省内事业单位招考中,不再审核其是否有工作经历和缴纳社保的情况。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一直是国家关注的民生大事。为保障这一群体就业,国家和地方公务员、国企及事业单位的岗位招聘不断向应届生倾斜。
2025考研大战在即,有个问题必须提早提醒大四的同学们:保住应届生身份,否则可能悔不当初!每年考研竞争激烈,今年的报考人数高达388万,其中至少300万考生可能会无缘上岸。无论是一战还是二战,只要你没有十足的把握,务必慎重对待应届生身份。很多人不重视这件事,等到错过了才追悔莫及。
原标题:延长应届毕业生身份期限是双赢之举随着2024年秋季招聘的启动,多地优化应届毕业生认定标准,延长应届毕业生资格时限,不对毕业生是否有工作经历、缴纳社保作限制。应届毕业生,通常指在应该毕业的年份即将毕业或已经毕业的学生。
来源:【爱济南新闻客户端】近日,四川省人社厅就《关于进一步深化就业领域改革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从五个关键方面出发,拟定了25条具体的政策措施。
日前,山东、广西等多地人社部门宣布,调整应届生身份的认定标准,核心内容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放宽毕业时间的限制,比如明确高校毕业生为近2年,甚至近3年内毕业。第二,上过班、缴纳过社保不再作为否定项,也可视为应届毕业生。对应届毕业生身份认定政策的调整,引发热议。
“拿着应届生身份,考公考编会有优势,企业招聘也不会要求工作经验,放宽应届生限制,找工作会不会更好找一些?”“当你错过了毕业当年的校招,很少会有企业认你应届生身份”……近日,四川拟取消应届生身份限制的消息一经传出,引起了热议。
出走三年,归来还是应届生?又到一年招聘季,多地人社部门的利好消息引发关注。一言以蔽之,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新手保护期”延长了。比如,上海市事业单位、上海市地方国有企业、在沪央企在招收应届高校毕业生或开展校园招聘时,向毕业证书落款年度两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开放。
资料图:10月29日,某高校体育场内的招聘会现场。图/新华社今年的秋招已经开启。每到这个时候,“建议大家珍惜应届生身份”“应届生身份‘含金量’到底有多高”等相关话题就会冲上热搜,透露出对应届毕业生的优待和岗位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