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被世人称为国学大师、易学大师。其学问涵盖儒、释、道、医卜天文、诗词歌赋等。南怀瑾一生既经历过戎马倥偬的岁月,又经历过学海泅渡的光阴,95岁高龄去世。 南先生何以高寿?养生秘籍主要就在饮食和睡眠上。他饭量很小,中午只吃少许略放些盐的花生米,晚餐一碗稀饭,碗不大且盛得不满。
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第一讲 南怀瑾:诸位好朋友,今天要讲一个问题,实际上是很严重的问题,全人类几千年来所追求解答的问题,就是生跟死的问题。这个事情的起因,缘于我们这位胡松年老同学,他住在美国纽约,学佛很多年。
1943年的一天,四川峨眉山发生了一桩奇事。传说一位在峨眉修行的年轻禅师,不顾一群老和尚的劝阻,三更半夜执意前往山王庙施食。何为施食?就是将饮食布施给他人,对象包括人、畜生、饿鬼等。山王庙是什么地方?路远地荒,野兽出没。且有只剧毒的黑蛇,叫做“黑老虫”,是庙子的护法。
当人的一生走到尽头,油尽灯枯之时,或许才会对这世事幡然醒悟,窥见真实的世界本质。不过将死之人却又无力扭转乾坤,只能怀着无奈与不舍,哀叹一声“一无所长,一无是处。”而离去人世。南怀瑾一生贡献。一代宗师南怀瑾便用“一无所长,一无是处”这八个字来评价自己的一生。但后人尊称其为宗师,他又岂能是一无所长?南怀瑾曾说:“大度看世界,从容过生活。”
按照普通人的想法,每个人都希望少生病,都愿意人生一帆风顺。南怀瑾大师却说:经常生病的人,反而更加长寿,更有福气。南怀瑾是一代国学大师,他的学说揉合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南师为人慈祥和蔼,享年95岁,为什么如此高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