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五台山电讯(高原)五台山凤林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山台怀镇约八公里处的凤林谷,相传建于元朝初年,但也有史料记载,凤林寺是由彻天和尚于明嘉靖年间(1522年至1566年)创建。真慧大师是现任五台山凤林寺住持,俗名曹建录,法名释真慧,出生于1968年,祖籍河北省崇礼县白旗乡西林村。
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北,境基250公里,五峰环抱,峰顶平坦,如垒土之台,故称五台。据《重修园照寺碑记》载:汉明帝遣王遵、蔡惜等人出使西城,道经葱岭,遇印度摩腾、竺法兰二梵僧,王遵等人将其迎归洛阳,二梵僧求晋谒五台山圣境,明帝许之。
「一定要来一趟五台山,一方净土,三炷清香,愿所愿皆所求!五台山,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有着“十步一寺,五步一庙”的说法,作为文殊菩萨的庄严道场,五台山拥有许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寺庙。以下是五台山一定不能错过的10座寺庙。
殊像寺在台怀镇中心凤林谷口路的边上。塔院寺南边500-600米。寺创建于东晋初年,唐、元重建,后毁于大火。明代弘治九年(1496)再建,万历年间又重修,现在应该是明代的建筑。殊像寺要说名气很大,在五台山十大世遗寺院、十三处国保、五大禅处都占一席之地。
我有幸在五台山待了不短的一段时间,也在闲来无事的时候去探索了不少五台山的一些有特色、人还少的寺庙。佛母洞,是一个天然形成的洞口,分外洞和内洞,外洞大而明,内洞小而幽,中间有一个扁圆形孔穴相通,孔穴可以容纳一人侧身通过,人说,从孔穴进去再穿出可以重获新生。
佛教圣地五台山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东北部,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大智文殊师利菩萨道场,《清凉山志》这样记载“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热,故曰清凉。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
作者:付彦云千般尽忘不忘先贤先祖四大皆空当空已得已失——白云寺:先祖堂内正中佛堂人在旅途鸟过无痕答匆匆过客心向灵境雪融有迹谢纤纤行云——白云寺:客堂正门因向佛塑金身众生膜拜果承露结善缘佛陀慈悲——白云寺:大雄宝殿正门外侧门柱芸芸众生得渡苦海唯此唯大莽莽寰宇悟达彼岸谁痴谁雄——白云
之前给大家推荐过一些五台山的小众寺庙,是距离中心区比较近的,今天再大家推荐几个稍微远一点的,不喜欢看人头,想安安静静祈福的,可以去这些寺庙看看,绝对的清幽。大圣竹林寺,位于九龙岗之西,坐落在中台南麓竹林村附近,距台怀镇6公里。距龙泉寺三四公里,该寺是唐代高僧法照所创。
【古代名人文化地图】作者:霍俊明(《诗刊》社副主编、中国诗歌网管委会主任)唐代诗人因为求学、干谒、出仕、交游以及求仙问道等,往往体现为“在路上”的状态。所以严羽《沧浪诗话》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
第二日天蒙蒙亮,李东旭收拾好行装,简单打了个包裹,和方大牛相拥而别,下山往钱塘江方向行去,依照颜兴的指引,在六和塔附近,找到了渡江的码头,江边停着几条木制的手摇撸船儿,头戴竹笠身披蓑衣的老船工把舵,船儿不大,人满即走,李东旭付了六十文的船费,渡过钱塘江,下船还特意问了返程的船最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