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淄博晚报】晚报讯 (全媒体记者李红 通讯员庞琼)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与社区的联系,深入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与期望,让社会各界更加深入了解区域教育发展及学校教育理念、办学特色和教育教学成果,提升学校的教育服务质量和社区影响力,近日,淄博高新区第二小学校长庞雷带队,深入周边社区、村
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微信号:jybxwb)近日,教育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科学技术部、公安部、民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文物局、国家消防救援局、国务院妇儿工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中国科协等十
三年级的学生曹艺龄和爸爸一起击剑,六年级学生张舒涵和妈妈表演《好一朵茉莉花》……一个个暖意融融的家庭展示活动,让冬天不再寒冷——这是12月6日“江苏省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委会家校社协同育人经验交流活动”现场的花絮。孩子的成长,关乎家庭的幸福,社会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
【来源:滨州日报】本报邹平讯(通讯员 纪永征孙燕报道)今年以来,邹平市梁邹小学通过“走出去”、“请进来”、“送到家”等形式,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共同发力,协同育人工作展现新局面。“走出去”,催化校社联手实效。
邓丕超 王绍建 核心提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与依归。
来源:【中国教育报】家校社协同育人是中国特色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教育部、中央宣传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推动各地结合实际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教联体”对健全协同育人机制有何作用?
5月28日,全国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在考察北京育英学校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交流各地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经验做法,着力推动以“教联体”为抓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共同为孩子们打造健康快乐成长的“大本营”。
红网时刻新闻12月3日讯(通讯员 杨立军)12月3日下午,邵阳市委书记严华主持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研究部署我市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来源:西北信息报】近日,教育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科学技术部、公安部、民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文物局、国家消防救援局、国务院妇儿工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中国科协等17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
近日,教育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科学技术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教联体”的内涵、各主体的职责任务,力争到2027年所有县全面建立“教联体”的总体目标。
当前中小学生“小眼镜”、“小胖墩”、脊柱侧弯、心理健康等问题备受关注,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同向同行、协同发力,为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近日,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以“教联体”为载体的协同育人机制,是破解当前突出问题的重要举措。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民生无小事工作室】谈及家校社协同育人,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喜树路社区党委副书记张倩向《民生周刊》记者讲述了一个自己亲历的故事:因父亲离世、母亲生病,喜树路社区的一个孩子情绪非常低落。社区与学校、公益组织一起,给孩子提供了针对性很强的帮助。
“爸爸妈妈能不能在我作业没做完时不要那么凶?我动作比较慢的时候能不能多一些耐心?”近日,在南师大吴江实验小学的一节家校共育班会课上,孩子们当着爸爸妈妈的面袒露心声。教育孩子无小事,家庭、学校、社会是孩子成长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
大众网记者 姚双玉 潍坊报道教育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只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才能真正实现“1+1+1≥3”的效果。如何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让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潍坊找到了答案。
南都讯 记者王童 11月20日,深圳市坪山区坪山社区基金会携手天峦湖幼儿园,以及相关政府部门、企业,共同打造了“联善共育儿童阅读空间”,为孩子们搭建起一座知识与梦想的桥梁。近日,教育部等17部门联合发布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为教育创新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