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室温超导论文被撤回。11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在线发表撤回声明称,因所发表的论文没有准确反映所研究材料的来源、所进行的实验测量等原因,应多位署名作者的要求,撤回美国罗彻斯特大学机械工程系助理教授、物理与天文学系助理教授兰加·迪亚斯(Ranga P.
每经编辑:杜宇据券商中国8月13日消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的研究团队公布了一项基于稀土钡铜氧化物(REBCO)的超高性能超导线材的制备成果,为世界上性能最高的高温超导线段,同时性价比指标显著提高。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上。
界面新闻记者 | 戴晶晶高温超导行业又有新突破。当地时间8月7日,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的研究团队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报告了一项基于稀土钡铜氧化物(REBCO)的超高性能超导线材的制备成果,为世界上性能最高的高温超导线段,同时性价比指标显著提高。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人类在21摄氏度条件下实现了室温超导的消息,令全球物理学界炸锅了!据美国《科学新闻》杂志8日报道,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研究团队宣布,他们已经创造出一种在室温和相对较低压力条件下工作的超导体。这在引来欢呼的同时也遭到质疑。
·研究人员将氢、氮、镥组成的材料混合在金刚石压砧中,施加不同的压力,测量电阻。在21°C的温度下,材料失去电阻,不过仍然需要约大气压力的10000倍下才能实现材料的超导性能。·如果这一研究成果得到证实,这种材料有望用于现实。
薛其坤院士在实验室指导科研团队。受访单位供图北京时间2月1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领衔的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线上发表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