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8日上午,走进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疗愈,联结,繁荣——国际艺术疗愈与教育高峰论坛”会场的气息,犹如寒冬中的春意扑面而来。这是一场关于艺术服务于人类健康的前沿性科学探索,也是一场深度的跨文化对话。上午九点,以“雪融”为主题着装的与会代表们纷纷到场。
“若晴天丽日,就静赏闲云”;“我们经历的每一次挫折,都会在灵魂深处种下坚韧的种子”………今天,在徐汇区工人文化体育中心内,一场特别的“心·艺术·健康展”开展,徐汇区总工会职工心理关爱中心一并亮相,将成为徐汇区职工的心灵解压地。
本报记者 黎竹 刘旺 北京报道近年来,颂钵、音疗、冥想、正念等灵性生活方式在大城市里受到追捧,各类身心灵社群、机构、工作坊与课程也遍地开花。据全球健康研究所预测,全球疗愈经济将以每年约10%的速度增长,到2025年,疗愈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7万亿美元。
潮新闻客户端 美术报自2019年起,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公共教育部便开启了一段特殊的旅程——探索艺术疗愈的力量。公教部邀请了国内知名心理学专家和学者,通过一系列心理学讲座,发现公众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极高。
从颂钵音疗到冥想引导,从禅修、旅修到AI情感陪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疗愈方式受到人们追捧,各类心灵社群、机构、工作坊与课程也遍地开花。现在,即便疗愈还不是一项高性价比的平民服务,它正在成为年轻人中最火热的话题之一。围绕情绪价值,疗愈经济站上风口,缔造了庞大的消费市场。
《周处除三害》火得一塌糊涂时,有个行业却集体捏了一把冷汗。“有朋友推荐给我,说里面的邪教组织很适合我看,怎么个意思?”在社交平台拥趸众多的颂钵疗愈师冯掌柜无奈提起,在他眼中,这部电影让不少人对疗愈行业产生了“误解”,自己亦身陷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