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 长期以来,大规模火山爆发被认为是导致恐龙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日前发表在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显示,虽然大规模火山活动带来了暂时的寒冷期,但其相关影响在小行星撞击地球前早已消退。研究人员推论认为,小行星撞击地球才是导致恐龙灭绝的主因。
大约6600万年前,一颗比珠穆朗玛峰还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杀死了地球上四分之三的生命——包括恐龙。科学家表示,恐龙灭绝的原因并非小行星撞击地球直接导致,而是撞击后产生碎石扬起的大量尘埃发挥了关键作用。这项新研究由比利时皇家天文台领导的一个团队主导。
在6500万年前的某个夜晚,天空中发生了一些微小的变化,如果此时有恐龙在看星星,那么它会注意到一个明亮的新星在慢慢变大,直到它浸入地球的阴影中消失不见,早上这颗新星再次出现,它变得几乎和太阳一样大,并且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增长,朝着尤卡坦半岛前进。
在近日的一场国际天文学会议上,一项惊人的发现引起了全球科学界的高度关注:一颗名为 2024 YR4 的小行星正不断朝着地球靠近。据最新观测数据显示,这颗小行星的直径约为 100 米,而经过严密的计算和分析,科学家们得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结论:它与地球相撞的可能性为 3.1%。
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并非孤立存在,它时刻与周围的天体相互作用。小行星撞击地球是地球历史上的自然现象之一,虽然这种事件极为罕见,但了解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和可能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宇宙和地球的关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索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科学知识,以及人类如何应对这样的潜在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