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在位于冈比亚中河区萨普地区的稻田里,中冈农业技术合作项目开始收割杂交水稻。”近日,冈比亚《论点》周刊网站报道了中国杂交水稻在当地“落地生根”的情况:“杂交水稻产量是当地常规水稻产量的1.
近日,巴基斯坦Guard农业公司总经理穆罕默德-里兹万-尤尼斯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Guard农业从袁隆平农业高科技公司引进了杂交水稻种子和技术,目前Guard农业的主要出口产品为大米,日本等国家需求量较大。
美国权威学者莱斯特.布朗曾断言,中国根本养不活中国百姓,原因是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导致耕地面积大幅减少,如果不从它国进口粮食,十几亿人口都将食不果腹,但最终的转折让所有人感到惊讶,因为他的出现不仅让我们不在挨饿,粮食出口占到世界第三,还为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提供了生计,这个人就是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袁隆平。
杂交水稻的基本思想与技术以及首次成功是由美国人Henry Beache 在1963年于印度尼西亚完成的,并获得了1996年的世界粮食奖,但是因为Henry Beache的设想与方案存在着一些缺陷,无法大规模推广。
这位梦想着“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生前帮助全球多个国家数百万人民缓解饥饿的“杂交水稻之父”,逝世后受到了世界各国媒体和民众的致敬悼念。路透社报道称,袁隆平在上世纪70年代研究出首个杂交水稻品种,令全球许许多多的人远离了饥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