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自高原而下,一路奔流,到入海处便形成三角洲。近年来,三角洲地区面临流域来沙减少、污染物输入、洪涝灾害频发等多重环境压力,大河三角洲的环境健康问题面临着严峻挑战。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地面沉降、盐水入侵……世界主要三角洲的“家底”如何?
自然资源部2020年8月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图”囊括江浙沪皖全境本文原发方志江苏微信公众号,作者黄浪,经授权转载。长三角地区是当代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江苏诸多城市在其中扮演着特别重要的角色。
中国的黄河是地球上泥沙最多的河流——黄河从青藏高原向东流动并且最终从华北平原注入渤海,在这个过程中,黄河横穿黄土高原,这里覆盖着深厚的细黄土,这种黄土很容易被侵蚀,因此黄河河水能从黄土高原上带走数百万吨的土壤,同时河水也变成黄色,因此得名黄河。
2021年9月7日,《美国科学院院报》发表题为《战略流域和三角洲规划增加了湄公河三角洲在未来不确定性下的弹性》的文章,来自美国、意大利和瑞士的科学家提供了流域和三角洲规模的综合评估,以确定提高湄公河三角洲气候恢复力规划的关键杠杆。
“三角洲”是一种常见的地貌形态,位于河流的河口位置,如果是外流河,那么三角洲多位于河流的入海口位置,是由于流水的沉积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流水沉积地貌。自然界中的河流大多携带有一定的泥沙,而在河流的入海口河段,通常由于地势低平,河流流速缓慢,泥沙沉积逐渐形成三角形的沙洲,就称为三角洲。
来源:【人民日报】三角洲是河流与海洋共同作用的结果,当河流搬运来的泥沙量大,而且无强劲的潮流或波浪将泥沙带走时,三角洲就会快速发育,向海延伸。三角洲湿地在洪水调控、气候调节、污染治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意义重大大河浩荡,携沙填海,积淀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