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野村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辜朝明对中国经济发出了警示,称中国目前的形势可能比30年前的日本更为严峻。然而,他提出的“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也为我们寻找应对之策提供了深刻的思考。30年前的日本,经历了经济泡沫破灭的痛苦,但这一情景也在当下的中国经济中投下了阴影。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斌 上海报道在今年早些时候市场情绪一度低迷之后,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已经让中国市场大幅回暖。在近日野村东方国际证券举行的2025年A股市场展望媒体发布会上,野村东方国际证券研究部总经理及首席策略分析师高挺分享了他对A股表现的看法和展望。
2024年可谓充满变数的一年,从大起大落的市场情绪便可见一斑。年初A股市场还在“保卫3000点”,2月反弹,5月下旬开始一路下跌,等到国庆假期前后又暴涨,巨大的买入量一度压垮了上交所和券商的交易系统。另一方面,一揽子增量政策成为今年的重头戏。
中国经济三季报18日出炉,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6%,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8%。三里河注意到,在数据发布之前,有外媒预期三季度GDP增速仅为4.5%,但实际数据略超预期。对于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一些外资机构最近选择按下了“上调”键。高盛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从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9月29日电 (记者 夏宾)在近期一揽子提振经济政策出炉后,中国资产迎来大涨。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力推出增量政策”,并要求“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走势备受关注。近期,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力推出,中国经济不断释放出“积极信号”:国际机构频频“唱多中国”,国内楼市、股市回暖,多个景气度指标回升……“上调”——多家国际机构上调中国经济增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调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
金羊网资料图10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1%,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回升,且在连续5个月处于50%以下后重新回到景气区间。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外资金融机构近期密集发声,认为9月下旬以来中国政府发布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叠加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存量政策,有力提振了市场信心、稳定了市场预期。“中国政府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一揽子增量政策,降低了融资成本,增强了投资者、消费者的信心。
2024年行将结束,中国股市这一年可谓一波三折。尽管在2024年一季度触及阶段新低,但就全年来看表现不俗,上证综指全年涨幅逼近14%,港股超两成的涨幅甚至超出了今年全球的宠儿日本股市。在政策转向后,市场开始预期中国经济的实质性复苏,这一预期驱动A股抹平了2023年的跌幅。
近期中国颁布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后,外媒纷议这一系列措施对于全球经济的重要意义。法国《回声报》9月28日刊文称,中国邻国将最先从中国经济复苏中受益,从长远来看,欧洲和美国也能从这次中国经济刺激计划中受益,因为他们是中国主要的贸易伙伴。
据路透社10月16日报道,中国财政部上周六宣布采取更多逆周期政策举措后,多家外资投行近日上调中国今年或明年的经济增长预期,政府立场的转变令人欢迎。中国政府最新一轮的经济刺激措施“清楚表明,政策制定者已转向周期性政策管理,并加大了对经济的关注度,”高盛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