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多月前,泉州2438艘渔船开启新一轮的“耕海”征程,眼下大量新鲜渔获陆续被端上市民的餐桌。享受美味的同时,当中隐藏的风险不容小觑。泉州市第一医院烧伤与创面修复科里近日接连收治了两名因处理海鲜导致感染海洋创伤弧菌的病人。
近期,广东东莞一老人洗虾手指遭刺被迫截肢保命,导致这一切的“元凶”正是创伤弧菌,感染后致死率极高。医生提醒,对于近来有海水、海鲜接触史,出现发热、皮肤损害或低血压、下肢感染症状起病的患者,应提高对创伤弧菌感染的警惕性,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5月28日,广西桂林一厨师小伙在处理海鱼时左手手指不小心被海鱼刺扎破,仅有2毫米的伤口并未引起小伙的注意,他只是简单地进行清水冲洗,便继续工作,却不料手指颜色逐渐变为紫黑色,接着手掌出现肿胀、长斑、起水泡并伴随剧烈疼痛,在短短8小时内出现感染性休克,不得已进行左臂截肢手术予以保命。
处理海鲜~一个个的不是带刺就是长钳子,一不小心就可能被蟹钳伤、被虾刺伤、被鱼咬伤、被贝类割伤......近日,浙江宁波一女士清洗梭子蟹时,掌心被螃蟹外壳扎破,2个小时后体温飙到39℃ 多,掌心被扎处有灰黑色的瘀斑,手部和身体多处密布着细小的红色出血点,并已出现感染性休克症状。
央视网消息(记者/姚抒廷):日前,广东珠海一个2岁男童跟着奶奶去菜市场买菜,疑因接触生鱼感染海洋创伤弧菌。据悉,该男童在提鱼回家的过程中接触到了鱼,回家后反复发烧,右脚肿胀,前往医院就诊后,医生表示孩子感染了海洋创伤弧菌,住进ICU,住院5天已经花了8万元,且面临截肢风险。
近日有媒体报道,家住广东珠海的谭先生在处理皮皮虾时被扎了一下手指,当时他并没有在意,结果后来不仅高烧到40℃,手还出现肿胀、流脓的现象,幸亏去医院及时,避免了截肢的危险。专家提醒,在处理海鲜时一定要小心,否则可能带来严重不良后果。
喜欢吃生食的朋友,尤其是生腌海鲜的朋友注意了,谨防细菌感染。近日,福建泉州的一名32岁男子小伟(化名)遭遇了一种严重的健康危机。据悉,小伟在食用了一顿生腌海鲜后,第二天即出现高烧39.5℃,精神萎靡等症状,随后还出现了脓毒性休克,右大腿肿胀明显,腿部皮肤已经发乌。
被鱼刺扎伤后,58岁的周先生没当回事,结果差点没命。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的医生提醒,接触海产品时,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才能有效降低感染海洋创伤弧菌的风险。 周先生酷爱海钓。一周前,他幸运地钓上一条五颜六色的金鼓鱼,正开心地欣赏鱼时,却不慎被鱼刺扎伤。
4月3日海南儋州一女子在海边抓鱼不慎被海鱼咬伤右上臂一天左右的时间就出现了红肿、水泡她在当地医院治疗了三天症状没好转却出现了高热还有肝脏、肾脏、肺脏受损4月6日转院到海口市人民医院进一步救治“来到我们医院的时候,她的上肢已经出现局部肌肉组织坏死的情况,当天就出现了严重的呼吸衰竭。
“没想到,竟会因为洗鱼被刺伤而住院。”年过7旬的杨阿婆(化名)至今仍心有余悸,一条普通海鱼竟然让她直接躺进了医院。近日,杨阿婆在清洗处理海鱼时不慎被鱼刺刺伤。对于常常烧鱼的她来说,这不算什么事,杨阿婆当时未重视,随便处理了下伤口,就没有在意。